查看完整版本: [-- 他微笑在风口浪尖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2年08月 -> 他微笑在风口浪尖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曾伯炎 1992-08-31 00:00

他微笑在风口浪尖

第8版(副刊)
专栏:建设之歌散文特写

他微笑在风口浪尖
曾伯炎
初夏,亚热带的攀枝花映热了雅砻江水。那些中标获得施工合同的德国的意大利的荷兰的公司老板们,三三两两在督促海外运来的施工机械操作,声浪沸腾了荒凉的河谷。
站在江岸山坡上的孙中弼,33年前的天津大学毕业生,今天的二滩开发公司总经理,他那国家级篮球运动员的超高个头,也像一株攀枝花树屹立大地。那是240米的世界第三高拱坝,340万千瓦的发电站,以及这条江上10个大型水电工程的梯级开发。
他忧心忡忡又胸有成竹。江岸上的中国工地,斗大字迹的对联直书“建三滩工程,展葛洲雄风”,仿佛在说,孙中弼身后有支写过水电光荣史篇的队伍。看吧,两岸双层高级水泥公路,和几座横跨雅砻江的大桥,如同伸向攀枝花市,伸向成都、北京、上海的手臂;风驰电掣的工程车,正奔着90年代的速度;桐子林转运站一排巨型水泥罐,开始吞吐着工程的“粮食”;高耸入云的微波通讯天线总塔,正传递着来往西欧北美的信息。这一切,都是在1989年世界银行一度中止拨款前后,孙中弼指挥建成的。现在,国外资金松动了,孙中弼又放开手脚大展宏图。
开发公司与过去行政性的施工公司不同,它是一项改革:国家是甲方,孙中弼是乙方的法人。面对世界银行,国家政府出面担保,而他和公司,已成为借户。他左肩扛着上百亿元的重债,右肩担着240米高的拱坝:逼着他及早建成发电,以卖电的收入去偿还债款。
困难重重。世界银行派出专家来进行工程可行性考察,提出一项又一项水文、地质、气象、物理的问题,他的答辩令人信服。贷款解决后,接着组织招标。按贷款规定,必须世界银行的所有成员国都来投标,平等竞争。面对众多的竞争者,他的脑子必须电脑一样灵敏。
今天,二滩工地拱坝基地的上游,大山的肚腹正在穿孔准备引水改道。雅砻江一公里3米的大落差,这是孙中弼发电的优势,又是他施工截流的弱势。现在的气象有点反常,江南三月铺厚雪,美国冬天涨洪水。孙中弼心中最大的情结,就是雅砻江不发大水,截流成功。失败了,就得延误一年,浪费10亿元卖电的收入,还要多付一年贷款的利息。这隐忧成了压力,又成了动力,抢进度抓时间。明年的截流成了二滩的当前主旋律。
邹家华副总理来二滩视察。孙中弼汇报了工程的进展与成绩,说施工方式改革了,政策要配套。邹家华很惊讶,表示要从政策上调整解决。去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来视察,孙中弼陪着参观,详细汇报。总书记很满意,走时表示一定催促财政部解决批文,他回北京就打电话,半个月时间就解决了。孙中弼说,这是他开工以来遇到的最快速度的批件。这工程是系统网络呵,卡一处而影响整体。孙中弼居于网络的中心,全由他协调。这地位,使他上至中央各部,要去打交道;下至地方的乡长要去拜访;一部分村庄的移民,要去谈判。工程接触水文、气象、金融、行政……这一切都要由他来招架。
几十里的二滩工地上,指挥中心的办公楼、承包商营地的楼群、外国专家公寓、娱乐性设施包括游泳池等等,都已初具规模。但是,在这远离大城市的荒谷,去昆明成都乘飞机,行程太远,外国专家回去度周末不方便,治病更不方便。孙中弼说,攀枝花市早日建个飞机场就好了。
但这些都是前进中的困难。1993年的截流是关键,二滩工程正在昼夜兼程。
(作者单位:四川日报社)


查看完整版本: [-- 他微笑在风口浪尖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