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婚姻法把一个不幸家庭变成幸福家庭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2年12月 -> 婚姻法把一个不幸家庭变成幸福家庭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青 1952-12-29 00:00

婚姻法把一个不幸家庭变成幸福家庭

第3版()
专栏:

婚姻法把一个不幸家庭变成幸福家庭
王青
曾有人说,婚姻法只对妇女有利,对男人不利;也有人说,婚姻法只对青年男女有利,对其他人不利。这些都不对!请看看下面这个家庭的故事,就会知道:婚姻法对男女老少以至家庭、社会都有利。它能消除人们的许许多多的痛苦,给人们以无穷的幸福。
河南省鲁山县八区西刘庄,有一个模范的家庭——冯宗义家庭。这是全县有名的和睦之家。冯宗义的爹叫少堂,媳妇叫郑桂香。妹妹十九岁,叫宗凡,上着学,是青年团员。两个弟弟,大的十五,小的十二,都在学校念书。今年八月生了个小女孩。还有个奶奶,九十岁的人,有病,两眼看不见,躺在床上不能动。
但这个家庭过去不是这样。过去冯宗义家是庄上有名的“散落”家庭。宗义原有个媳妇,叫张倜。爹给他们订婚时,宗义才两三岁,刚会走路,什么也不懂。宗义长到十二、三岁,街上的人们就和他开玩笑:“宗义,你爹可给你寻了个好媳妇!”宗义人虽小,心可细。有一天,他偷偷跑到张倜住的大缸店庄去瞧媳妇,回来蹶着嘴,没吃晚饭。不用说,媳妇不对他的意。
宗义小时家穷,二亩半地,不够全家喝稀的。那时,穷人家找个媳妇不容易,爹又是个厚道人,说出的话不愿意收回来。就这样,在宗义十七岁的那年,媳妇送到了冯家。
媳妇过了门,人们都慢慢看出不对劲了。两口子像仇人,谁也不理谁。媳妇年纪比较小,针线活作得不像样;纺了线也不能织布(粗得过不了轴);做饭有时做不熟;淘粮食撒在地上一些,怕人家说,用粪土盖上。穷人家东西少,搁不住糟踏。爹虽然不高兴,可不愿意露在面上,家里别的人也还好些,宗义和她是夫妻,实在受不了。结婚几年,两人没同过床。宗义常想:一辈子完啦,还不如死了好。张倜也没心过日子。家里人多地少,生产又都提不起劲,光景越过越穷。爹看宗义懒散,光嘟噜。弟弟吃了生饭拉肚子,半夜吵闹。全家人都不顺心。
解放后不久,这里进行了土地改革。宗义家分了十二亩地。日子是好过了些,不过家里还是别别扭扭。一九五○年颁布了婚姻法,宗义找着了路:离婚。媳妇也早有这个意思。可是爹不同意。宗义找了乡干部来劝说他。干部给少堂讲婚姻法的好处,说他家过去闹得一团糟,确是因为宗义两口子不和,更举出了本乡的一些因为封建婚姻闹得家破人亡的例子。劝说了十多天,少堂答应了。离婚后不久,宗义参加了民兵队,工作积极起来,生产也比从前有了兴头。张倜回到娘家,自己找到对象,结了婚,有了孩子。
宗义听人宣传婚姻法,知道如今男女结婚要自主自愿,可是到那里找对象去?他心里常结记这件事。去年九月的一天,宗义本族的弟媳高庆兰来找他,说是北山有一个妇女,叫郑桂香,能织会纺,地里活俐落,人也稳重老实。要是宗义愿意,她可以做个介绍人。宗义当下答应了。几天以后,宗义和桂香在桂香家里见了面。谈过话,宗义很满意桂香,桂香也很满意宗义。桂香家里过去没地,她三岁时就被恶霸保长霸去,给了他的儿子;十二岁当了童养媳,整天挨打受气。也是婚姻法救了她,她和那个男人离了婚。
桂香、宗义两人谈过话以后,又见过几次面,桂香还来宗义家看过一趟,就算说准了。
去年旧历十月初二,宗义和桂香结了婚。村里人人都夸奖新媳妇聪明伶俐。桂香、宗义两人,心里比脸上更高兴。
结过婚第五天,宗义就和桂香商量:怎样把日子过好?桂香多年受苦,早愿意过个好人家。两人研究了一下,觉得还是开个家庭会议商量一下好。当天晚上,吃罢晚饭,爹喜喜欢欢地坐在近灯处,弟弟妹妹连说带笑。宗义把他夫妇二人的意思向大家说了一遍。爹首先赞成,弟弟妹妹也乐意。会开得很热闹。大家分了工。爹虽然上了年纪,可是生产有经验,被选为生产指导委员;耕地、打场等轻活由爹来负责。地里的重活,如锄草、送粪、收割、播种,是宗义的事。桂香是什么活忙帮助干什么。宗义还和桂香负责买用具,粜粮食,被选为财政建设委员。在旧社会,家庭不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用钱不公,因此宗义提议妹妹担任监视委员。二弟学习得好,在学校常考头二名,自报奋勇担任学习委员。三弟还小,又上半天学,闲时放牛、割草是他的事。奶奶不能作事情,得人照顾,这工作由桂香担任起来。分工完了,三弟宗占唱了个歌子,算是助兴。
第二天,大家干活有了秩序了。爹一早起来,拾起木锨,去场里摊玉米。宗义和妹妹下地收拾红薯。两个弟弟去上学。桂香清早没下地,在家准备早饭,照顾病人。晚上二弟宗松放学回来,教大家识字。这天教的是“中国”二字。他在学校里看见报纸上宣传婚姻法,也顺便向家里的人讲了一下。妹妹宗凡在外村演戏,还没回来。
宗松讲婚姻法,触动了爹的一桩心事。爹给宗凡从小包办了婚姻。男方叫张铁蛋,中农,住在本区土罗王庄,比宗凡小四岁。爹看铁蛋小时还不错,多少年没见面,不知如今怎样了。他看见现在家里这个和美劲,又想到过去,觉得父母包办婚姻的害处实在太大。他拿定了主意:女儿如果愿意退婚,就随她!
十多天以后,正是吃晚饭的时候,宗义刚盛上第三碗面,桂香从屋里拿出了步枪和子弹袋。她是让宗义早些出去巡逻放哨。这个动作,几天来桂香已养成了习惯。宗义提着枪出了门,直奔乡人民政府去了。那里治淮民工正报名。宗义让乡长给自己上了名字。回来,宗义喊醒了弟弟、妹妹,开起家庭会来。他是想,现在地里的活还没忙完,自己报名去治淮,看大家有什么意见。家里人谁也懂得这是件光荣事,都很高兴。三弟宗占还说:“你要不去,我还要动员你哩!”商量会变成了欢送会。大家切实嘱咐了宗义,让他到了工地以后要好好作工。桂香怕宗义冷,把自己的小黑袄让宗义带上;还说第二天要去娘家把自己旧存的五尺布卖掉,给宗义买支钢笔,到工地好抽空学习。爹想到儿子出门要用钱,主张明天卖掉一斗(五十斤)黄豆,交宗义带着。
宗义是旧历十一月七日走的。临走,桂香、妹妹、弟弟都送他。桂香送的最远。旧历年工地放假,宗义回来一趟,不久又去了。在工地上,他是班长,腿勤,手勤,干起活来特别卖力。可是今年春天,他推车的时候,一不小心,右脚被后面的车子轧伤了,住了一个多月的医院,在今年端午节回来了。
这中间,家里生产出了点问题。倒不是家庭不和闹了事,而是天有点旱,没法种玉米。桂香和爹和互助组的人响应政府的号召,一起来抗旱。桂香想到宗义不在家,弟弟、妹妹又上学,劳动力少,自己更应当多出点力。她起早摸黑,挑水挖井。全家共点种玉米五亩。不久,天下了雨,可是又涝了。宗义家把地中间挖了一条沟,把水排了出去。妇女下地生产,在这一带已经不是新鲜事;可是因为桂香特别能干,邻居们都称赞她。宗义的爹更是得意。
宗义临回来前,还有点惦记家。回来一看,里里外外井井有条,心里说不出的喜欢。宗义想,家庭要团结得好,日子一天天强起来,得有表扬和批评才好。旧历五月下旬,全家又召开了家庭会,订出三天一开会,十天一总结的制度。会上表扬好的,批评不好的。这个会很起作用。受表扬最多的是老爹,他生产得更起劲了。受批评的也有。比如宗松教识字,有时光教读法,不讲意思,就受了批评。宗义有一次起得晚,也受了批评。但问题又来了。全家人谁也没受过什么锻炼,最初受到批评的人,虽说也接受,心里总觉得有回事——谁也不愿意落在人后啊!有时还露在面上。爹和宗义想了个办法:开完会,宗凡唱歌,宗松打钹,热闹一下;老爹高了兴也讲个笑话。这样,受批评的人心里痛快了,过错也改了。
在旧社会,“小姑是半个婆婆”,姑嫂很难处好。宗凡和桂香却亲得像姊妹。宗凡夏天爱吃冷饭,有时演戏回来得晚,嫂嫂早把饭凉在一边。宗凡也常帮助嫂嫂做饭,提水,看孩子。今年十月底,冯宗义和郑桂香抱着孩子,参加了鲁山县贯彻婚姻法模范代表大会。他们在会上得到了奖品。回来,桂香送给妹妹一双袜子,宗义送给二弟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三弟宗占喜欢鸽子,常把绿豆含在嘴里喂它们,但他更希望有一个小皮球。这次嫂嫂的奖品中有一个皮球,回来送给了他。宗占玩了一天,又放在嫂嫂屋里的窗台上,说是留给侄女长大了玩。
“全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宗义全家和睦,生产搞得好,生活也改善了。去年,全年收入玉米二石五斗(每石五百斤),红薯一千斤,积肥七车。今年,共收入玉米四石,红薯八千斤,花生五百斤,积肥到旧历年底估计可有二十五车。今年买了二十五只鸡,一口猪,添了锄、镢等农具,做了两床新被,差不多每人都添了新衣裳。
最后就剩下宗凡的婚事了。今年,老爹曾去土罗王庄看过“女婿”。第一次没见到。第二次见到了,连爹也看不中意。回来他告诉了宗凡。其实宗凡早已拿定主意:退婚。她头些日子学校忙,十一月上旬又进城参加文艺评选模范大会,一直没办这桩事。她心里早有了底:我不答应,谁也不能把我抢走,所以并没着急。可是她这次临走前留下了话:回来就退婚。(附图片)
幸福婚姻(年画) 石鲁 作


查看完整版本: [-- 婚姻法把一个不幸家庭变成幸福家庭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