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介绍“伟大的苏联”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2年12月 -> 介绍“伟大的苏联”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原 1952-12-30 00:00

介绍“伟大的苏联”

第3版()
专栏:

介绍“伟大的苏联”
陈原
苏联米哈依洛夫等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
广大的读者迫切需要一本全面介绍苏联基础知识的通俗读物,“伟大的苏联”一书中译本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这种迫切需要。“伟大的苏联”原书是几个专家集体执笔,由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于一九四九年出改订版的。原出版局的声明指出,这是一本“研读苏联地理、历史和苏联宪法的书籍”,同时又是一本“供大众阅读的通俗书籍”。地理、历史和苏联宪法,这就是要了解苏联的基本钥匙。通过这三方面的知识,读者不难理解苏联为什么能够在极短的历史时期内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工业强国,为什么它能够成为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堡垒。读者更将从这里吸取养料,来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第一编“苏联底幅员与宝藏”分成三个论题——自然环境、国民经济(工业、农业和运输)和政治区域(十六个加盟共和国)。这里并非一些枯燥无味的地名底堆砌,每一个地名都与苏维埃人的生活和斗争结合在一起。贯串着全文的是这样一条线索:苏维埃人在新的社会制度下,认识了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从而加以利用,使这辽阔无垠的国土及其无尽的宝藏,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读者在这第一部分里看到:苏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的数量仅次于中国和印度。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九年,苏联人口的自然增加为百分之十六,超过任何其他国家,而同期美国人口的自然增长只有百分之十一。又因为工业的迅速发展,苏联涌现了三百六十四座新城市,因此城市人口也急激增加;在一九三九年时,苏联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城市人。苏联有广大的平原与山地,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从炎热的亚热带一直伸展到寒冷的苔原,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地下也有无数的宝藏。旧俄没有也不能够开发这些资源——在当时,连莫斯科大戏院前面广场的石头,也是从瑞典买来的。苏维埃人掘出了无限的宝藏。苏联的矿藏比世界各国都要多。正如高尔基所说:“大地好像是知道它那合法的、真正的、聪明的主人已经诞生了,于是揭开自己的内部,把宝藏展开在主人面前。”
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苏联有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本书的第四编指出,社会主义所有制是苏联整个社会制度底基础,一切基本的和主要的生产手段都是公有的——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农庄所有制。由这一方面的阐述出发,这一编就给我们解答了如下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在苏联谁也不能强迫别人为自己工作?为什么苏联没有失业,没有穷人?为什么苏联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由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为什么苏联能够打败法西斯侵略者,保卫了自由与独立?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了这样的一个基础,在它之上,我们建立起强大的工业,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量最高的农业。”(见原书三九九页)
头一部分所叙述的苏联工业、农业和运输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高涨,其成功的主要基础是什么呢?在第四编中也得到了解答。第四编同时也可以说是苏联宪法的解说。宪法上概括性的条文,经过了比较、分析、说明,完全具体化了,变得活泼而易懂了。第四编在分析了苏联的社会制度(其基础就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国家(其基础是苏维埃、工农联盟),国家制度、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最高苏维埃)和国家最高管理机关(部长会议)、法院和检察机关之后,也用生动的例证说明了苏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最后还指出了:作为苏维埃国家的领导和指导力量的,是苏联共产党。党如何领导着国家,在这里面也有了解答。
地理和苏联宪法的知识,约占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其余的三分之二完全是历史知识。因为研究历史能够吸取经验,能够帮助读者精通理论,提高政治警觉性;对人民自己的国家产生无限的热爱和信念,同时也能用社会发展与政治斗争规律的知识武装起人们的头脑。
这本书所述的苏联历史知识,一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苏联人民三千多年的历史,从基辅国的建立,经过一八一二年的卫国战争,经过农奴制度的废除、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直到推翻沙皇制度(第二编);第二部分讲为争取社会主义在苏联胜利而斗争的历史(第三编),包括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和实行,国内战争与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然后恢复国民经济,并进行全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次到第三次五年计划);第三部分讲伟大卫国战争(第五编)。每一个部分的说明和分析,都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都很扼要生动。人民群众怎样把历史一步一步推往前去,就是这里面的主要论题。应该指出:苏联走过的道路是艰辛的。这条道路给我们提供极其丰富的经验,教导我们怎样可以更迅速地到达明天。
作为一本大众政治读物,这本书也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这样的书很容易变成手册或便览,但“伟大的苏联”却是一本真正饶有趣味的读物。全书充满着生动的事例和富有说服力的论证。例如说明帝俄时代地主资产阶级法院底阶级本质时,本书引用了几句民间谚语:“富人上法院,随随便便,穷人上法院,脑袋保不住”。“法官大人,就是木匠师傅,要什么样的,就砍成什么样的”。这几句话就形象化地描出了一个清晰的轮廓。接着它又指出,苏维埃人民之所以需要法院,是因为:第一、要和苏维埃政权的敌人作斗争,第二、要在劳动人民中间确保新的社会主义纪律。这简明的解释也是富有说服力的。
其次,它着重地解决了一些读者不易理解的问题。比如在全面论述加盟共和国的组成、主权、管理等问题中,着重地阐明了加盟共和国可以自由退出苏联这一点。它说,有人以为这一条不必写入宪法,因为实际上没有一个加盟共和国是愿意退出苏联的。在讨论宪法草案的时候,也有人建议把这一条删去。可是斯大林同志指示道:这是不正确的。没有一个加盟共和国想要退出苏联,这是对的。但是每一个加盟共和国都保有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不过更明显地表明了和确认了各加盟共和国的团结为联盟,乃是真正完全自愿的。加盟共和国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是他们主权底最高表现,而资产阶级多民族国家的构成部分,是绝对没有这种权利的。这种着重解释,对一般读者帮助很大。
第三,这本书从头到尾充满着战斗精神。如果不充满着战斗精神,那它就丧失了作为通俗政治读物的资格。例如本书关于妇女与男子平权的一节,一开始便向沙皇制度挑战。它用种种事实——例如丈夫可以借警察的帮助把离开丈夫的妻子带回,女工工资比男工低一半,女工在车间分娩等,揭发了在那种社会里妇女是男子的奴隶。然后它向资产阶级国家挑战。这些国家口口声声说男女平等,其实还是和沙皇制度一样。在美国许多州,法律规定妇女与酗酒者不得出席法庭作证,丈夫有权用“二英寸以内粗的棍子”打妻子等等。接着作者揭穿了资产阶级的虚伪,同时举出了苏维埃妇女怎样被尊重、被照顾,在新社会妇女怎样得到了解放,她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第四七三页——第四七五页)光荣的女拖拉机手安格林娜说,如果乡村里没有集体农庄制度,她就“或者作女佣人,或者作牧童”(第三九二页)。由此,读者自然得到一个结论:只有在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制度下,妇女才可能有与男子一样的权利。同时也归结到一点,即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制度比之资本主义制度,有着无限的优越性。
这本书的最后部分(第六编)是论述由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关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三个基本先决条件,和关于城市和乡村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间的本质差别与非本质差别,因为这本书是印于一九四九年,并没有论述到。这是本书的缺点。关于这方面,读者应当研究斯大林同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这本书的译文一般地说是流利的,读起来不致有很多困难。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小疵。例如把人所共知的牧草农田轮种制译成“特来沃颇利”轮种制,把常见的克里米亚写作“克里木”。希望在再版时校订改正。


查看完整版本: [-- 介绍“伟大的苏联”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