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军营处处荡欢歌——北京军区某炮师基层文化活动散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2年11月 -> 军营处处荡欢歌——北京军区某炮师基层文化活动散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田青春 1992-11-30 00:00

军营处处荡欢歌——北京军区某炮师基层文化活动散记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

军营处处荡欢歌
——北京军区某炮师基层文化活动散记
田青春
燕山脚下,洋河岸边,北京军区某炮师军营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即使训练间隙,也会看到形式新颖的“夹球跳跃”、幽默风趣的“绑腿赛跑”、笨拙可笑的“推车顶牛”。不信,请您亲自来瞧瞧。
每当重大喜庆活动,军营便有《迎宾曲》奏响。伴着“咚咚锵”、“嘀嘀哒”的锣鼓唢呐声,400名身着军装、手执彩绸的直属队官兵在激昂的旋律声中踩着鼓点,扭着秧歌,兵分五路浩浩荡荡地汇集在师部大操场。这便是被战士们戏称为“七路风”的大型团体操舞。
“七路风”根据军营官兵特点,集辽、陕、冀、鲁等地秧歌之精华,融汉、回、彝、瑶等族风情为一体,把训练与娱乐相结合。开场是军体拳,中间穿插有广播操、韵律操,接着便是秧歌舞。那四步、十六步、三十六步、“阿细跳月”在军营来说还真独树一帜;领队手持彩旗上下左右摆动,随着欢快的乐曲,五支绿色方阵迅速变换队形:“龙摆水”、“卷白菜”、“走‘8’字”等花样有25种;对舞、飞眼、逗乐各种扭法变化纷繁。最引人注目的是通信连话务班的女战士,你看那遮着彩扇、踮着脚尖、婀娜多姿的舞步,把军营女战士俏皮、大方、美丽的神态都扭了出来……临近尾声,一阵紧锣密鼓,官兵们别致有序的劲舞,最后组成“官兵同乐”四个大字。
军营的早晨是美丽的。年华如梦的乐队战士,拿着小号、黑管、双簧管……奏出一首首美妙的晨曲。这支小有名气的战士军乐队,初建于抗美援朝时期,已有40多年的光荣历史。如今乐队有40余人、近百件乐器。无论是部队调防,还是任务转换,军乐队一直享有盛名。
该师所属某炮团地处偏僻的西巴山下,气候异常,一年四季飞沙走石,部队文化生活单调,战士们形容:“一年一次风,从春刮到冬;白天兵看兵,晚上望星星。”如何增强军营的吸引力?党委决定:投资两万元组建威风锣鼓队。他们从北京购买了100面锣鼓,并聘请5名参加过亚运会开幕式的山西农民鼓手为教练。战士腰悬红鼓如鱼得水。在军营舞台上“崭露头角”,走出军营,在涿鹿县城轰动大街小巷,接着两赴沙城,三进北京,成为“塞北一绝”。而今25名队员竟被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聘为特邀演员。
今年8月1日晚,军营礼堂里彩灯闪烁,一年一度的“兵演兵”文艺汇演正在师部紧张进行。这台晚会的20个节目是从全师近百个连队215个节目中筛选出来的,连队“歌星”、“笑星”、“舞星”会聚一堂一展风采,又一批军营艺苑新秀脱颖而出。
进入90年代以来,这支驻扎在山沟里的部队先后投资43万元用于改善部队基层文化活动设施。5个文化活动中心、近百个俱乐部焕然一新;各种战士喜爱的文艺形式先后被部队所接纳;乒乓球室、台球室、游艺室、健身房、图书室等一应俱全;秧歌队、军乐队、武术队、狮子舞队、安塞腰鼓队、威风锣鼓队应运而生;每逢周末、节假日,官兵们又唱又跳,各得其乐。歌声驱赶了寂寞,笑声愉悦了身心。这个部队不仅是军区文体活动的先进集体,而且连续三年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师,并荣立集体二等功。


查看完整版本: [-- 军营处处荡欢歌——北京军区某炮师基层文化活动散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