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我们的收获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3年01月 -> 我们的收获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巴提汉 格尔夏 苏史清 1953-01-29 00:00

我们的收获

第3版()
专栏:

我们的收获
新疆省牧区代表参观团团长 巴提汉 副团长 格尔夏 苏史清
真正认识了祖国的伟大和可爱
我们新疆省牧区代表参观团,包括新疆省境内十三个民族的人员,主要是牧区的代表。我们从一九五二年九月十七日由迪化出发来到内地,参观了近三个月。我们从祖国的最西边,走到了祖国的最东边,从天山,从阿尔泰山,从昆仑山走到了渤海湾。我们到过了兰州、西安、太原、归绥、天津、沈阳、哈尔滨、长春、海拉尔等城市及我们人民的首都——北京,参观了各个大城市的工厂、矿山、学校、医院、博物馆以及塘沽新港、沈阳郊区高坎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哈尔滨的东北烈士馆。我们看到了祖国壮丽的山河,广大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雄伟的工厂,蕴藏丰富的矿山和美丽的城市。我们看到了工人阶级以高度的积极性和丰富的智慧,奇迹一样地创造着生产新纪录。我们看到祖国人民优秀的儿女为人民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品质;我们看到祖国人民在毛主席的光辉照耀下,快乐幸福地生活着,同时也在为伟大祖国的建设,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紧张地工作着、学习着。我们都是生长在祖国西部新疆各个牧区的,过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不可能来到内地,对祖国情况知道得很少。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祖国除新疆以外,还有大过新疆多少倍的国土和多过新疆多少倍的人口。解放以后,虽然从报纸上,从干部的谈话中看到和听到一些关于祖国各方面的情况,但我们的认识仍然是不很深刻的。经过这次参观,我们真正看到了祖国的伟大和可爱,深深地感觉到作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光荣。我们觉得新中国像一团火,蕴蓄着巨大无比的力量,新中国像早晨初升的太阳,发射着万丈光芒。
在我们参观团到过的地方,无论是汉族、回族、蒙族、藏族、朝鲜族或其他民族,无论是男的、女的、青年、老人和小孩,无论是工人、农民、职员、学生、军人或大学教授,都十分热情地欢迎我们,并按照我们各个民族的不同的生活习惯,无微不至地照顾和招待我们。内蒙牧区的牧民们,跑到几十里路以外来迎接我们。当我们离开时,又骑着马跟在汽车后面恋恋不舍地、甚至流着眼泪来送行。这些难忘的情景,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是各族人民友爱合作的大家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三个月来,我们不是生活在离开新疆千万里路以外的遥远的内地,而是生活在自己的家里。
内蒙牧区的发展是新疆牧区的榜样
我们这次出来,主要参观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呼纳盟牧区。在这里,我们曾里,学习了很多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先进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将推动我们新疆的畜牧业迅速地向前发展。
过去,由于北洋军阀、伪满、日本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和内蒙古民族内部反动分子的无穷尽的压榨和掠夺,内蒙古民族的人口曾逐年减少,畜牧业逐年衰退,各民族之间互不团结。锡林郭勒盟在清末时,原有人口八万四千人,至一九三六年仅剩三万六千人,四五十年当中就减少了四万八千人。原呼伦贝尔盟一九一九年有羊一百二十万只、牛四十万头,到一九四五年解放时,只剩了四十万只羊和不到十万头的牛。从这些统计数字中,我们就不难想像当时内蒙人民生活贫困、落后、疾病和死亡的凄惨情景。
解放后,在伟大人民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人畜两旺”的总原则和总目标下,根据牧区实际情况,通过民族形式,慎重地制定和执行了“不分、不斗、不划阶级”、“自由放牧”、
“增畜保畜”、“劳资两利”以及“轻税”的政策,打消了牧主的顾虑,安定了生产情绪,批判和纠正了干部中间“牧业经济落后”的重农轻牧的错误观点,以及牧民不从劳动生产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坐待分吃斗争果实的思想;废除了霸占牧场的封建特权制度,打破了旗与旗间的界线,合理地调整和使用了牧场;贯彻了“积极保护与奖励发展牲畜”的方针,在发展牲畜和劳资两利的基础上提高了牧工工资,鼓励了牧工放牧的积极性;并进行了打狼、打井、打草、搭棚、搭圈、防治畜疫、保育幼畜,选留优种、组织牧民防灾生产互助,发放牧业贷款扶助生产等工作。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改变了过去各民族间的歧视和隔阂的现象,建立了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的民族关系;牧畜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从根本上起了变化。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调查,东部区四个盟从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二年牲畜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一十点三五,发展最快的呼纳盟牧业区从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二年牲畜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九十三点四;纯牧区的锡林郭勒盟,从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二年,牲畜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二十九。全内蒙的牲畜总数较解放时已经增加了一倍。
随着牲畜的增加,牧民的购买力普遍地提高了。据统计,牧业区每一个牧民的平均购买力在一九五一年是人民币四十三万三千元,一九五二年增加到五十万六千元。我们在呼纳盟草原上亲眼看到的牧民生活,无论在物质方面和文化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从前没有住、没有吃、没有穿,饥寒交迫,濒于死亡的人们,今天都住着簇新的蒙古包,包内铺着厚厚的毡子,床上放着软软的棉被和毯子,穿着各种各样的细布面或绸缎面的皮袍。他们不但已有了足够的肉食、大米和白面,而且还经常准备有挂面、粉条、面包和各种各样的糖果、点心,随时用来招待他们的亲戚和朋友;也有了从前在草地连看都看不到的火炉、搪瓷脸盆和玻璃杯盘等日用品。过去,穷苦的牧民们是根本谈不到读书的;今天,草原上到处成立了夜校和识字班。很多牧民已能读书看报和写信,差不多每个人家里都订有一份内蒙古日报。各苏木(区)并都已设立学校,大多数的学龄儿童得到了读书的机会。
从一九五○年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牧区开展卫生工作,大力开展“驱梅”(驱除梅毒)运动以来,一向严重危害着内蒙古民族人口发展的性病,现在已达到根绝阶段。目前,内蒙古民族的人口,不仅已完全停止了下降,有的地方并已开始上升。呼纳盟的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翼旗、索伦旗三个旗在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二年两年中就已增加了二百六十一人。牧民解除了切身痛苦,因而更加热爱毛主席,感谢共产党。我们在呼纳盟牧区参观时,很多以前不能生育的妇女,现在都生了小孩。她们抱着小孩对我们说:“这是毛主席给的。”“驱梅”工作不仅使人口增加了,而且还提高了生产力。很多以前因病不能劳动的人,在“驱梅”以后都恢复了健康,参加了劳动。如陈巴尔虎旗的拉木老乡,原来是没有牲畜的,现在用放牧所得的工资已积蓄了二十七只羊、八头牛、一匹马、三辆车。这样的事例,在内蒙是很多的。
牧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了讲求卫生的习惯。如过去吃饭不洗碗,不用筷子,现在每家都洗碗,每个人都使用羹匙筷子吃饭;过去食具和牛奶上飞满灰尘,现在都有了盖布,有的人家隔几日还把食具煮沸消毒一次。洗晒衣服被褥,现在都成为经常的事了。“驱梅”前,新巴尔虎左翼旗一个摊贩三个月卖不完一箱子肥皂,现在一个月就卖二三箱。我们参观了陈巴尔虎旗巴音喀达苏木的哈顿虎硕巴嘎
(村),这是全苏木的卫生模范巴嘎。这里的牧民自己订立了包括整个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食、宿、衣物、用具和妇女、婴儿保健等的爱国卫生公约,卫生委员和卫生工作的积极分子,经常不定期地根据这个公约进行检查评比和批评表扬。
总之,内蒙牧区人民已结束了历史上贫穷苦难的悲惨时期,走上了繁荣、快乐、幸福的道路。
彻底明白了人民政府对牧区的政策
在这次参观中,我们得到了许多的知识。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人口最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最快。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发展,都必须要有汉民族的帮助。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过去由于汉民族的统治阶级,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对少数民族专横压迫,造成了民族之间的仇视和隔阂,因而少数民族就产生不相信汉民族的心理。我们参观团的个别同志也曾有过这种思想倾向。但通过这次参观,这些同志从汉民族干部帮助内蒙古民族开展“驱梅”运动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以及东北各大工厂所制造的各种机器等事实中,真正认识到了汉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有力量的民族,而且是赤诚地帮助各兄弟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因此思想上很快地起了变化:不但完全认识到汉民族对各兄弟民族的帮助是必要的,而且都希望汉民族继续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代表吾买尔巴克在参观了天兰铁路的伟大工程以后感叹地说:“如果没有汉民族的帮助,我们要想从兰州修一条铁路到迪化,恐怕是不可能的。光一个洞子,我看就得挖上几年。”同时,我们从内蒙古民族帮助鄂伦春民族建立自治区的事实中,也体会到人数多的少数民族,同样应该像汉民族一样热忱地帮助人数更少的民族共同发展经济和文化。
二、参观了内蒙,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人民政府的牧区政策。游牧区的牧主经济,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对于这种经济,除采取适当的步骤和方法废除其封建部分外,对于其资本主义性质部分的经济,是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予以保护并使其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发展的。
我们新疆省有些牧主有怕斗怕分的思想顾虑,不安心于生产。如我们参观团的一个哈萨克族代表阿哈以同志,家里本来有一千多只羊,是一个比较富裕的牧户,他的思想上就存在着顾虑。因此有人问他的牲畜数目时,他一直不肯实说。在参观了内蒙,看到几年来保护牧主经济,执行不斗不分的政策以后,他才丢掉了思想包袱,自动地谈出思想转变的情况和参观后的感想,并且还具体地提出了回去以后发展牲畜的计划。又如蒙族代表那以台,家里拥有相当数量的牲畜,农业区土地改革开始以后,他就一直认为自己是被斗争的对象,因而心事重重,非常苦闷。离开迪化前,其他代表都安置家庭生产,他却连封信都没给家里写。经过在归绥听了内蒙古自治区首长的报告和在呼纳盟草地亲眼看到了牧主经济发展的情况,他才完全打消了顾虑,写信告诉家里关于内蒙牧主经济被保护的情形,并嘱咐家人好好照顾牲畜;如因照顾不周,使牲畜遭受了损失,那就是对不起毛主席和人民政府。他并且说,要在最近几年内,从现有三千头羊的基础上发展到一万头。
三、参观内蒙的另一个收获是真正认识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我们参观团有个喇嘛代表,过去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很了解。他虽然知道新疆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但不相信其他地方也和新疆一样。他误认为内地的喇嘛大概已不像新疆那样自由了。在出来参观的时候,他怕别人笑他,于是把原穿的喇嘛服脱掉,另换上了一套衣服。但在西安和内蒙,他亲眼看到了喇嘛完全是自由的,仍然穿着喇嘛服。他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毛主席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全国各地无论哪里都是一样的。而且,宗教信仰不仅在今天是自由的,将来无论在什么时候也都是自由的。”
四、解放前,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畜牧业的摧残,牧区人民深深感到畜产品不值钱,认为畜牧业发展前途不大。解放后由于人民政府在牧区的宣传教育,以及合理地调整畜产品与工农业产品的差价,并大力收购畜产品的结果,牧区人民的生产情绪已大为提高。我们这次参观了天津、太原的毛纺织厂,知道了羊毛在祖国工业建设上所起的作用与价值,更进一步鼓起了发展畜牧业的情绪。很多代表都说:羊毛在我们国家工业上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为了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改善、提高我们的生活,我们回去一定要用尽一切力量发展畜牧业。我们不但应该使羊增多起来,而且必须改良羊种,使羊毛更好起来。这次参观,同样也用事实批判了参观团内个别同志的“牧业经济落后”的重农轻牧的思想,并使之得到了转变。如代表中的蒙族县长阿巴库尼西库夫同志,以前认为搞畜牧是没有出息的,成天跟着不会讲话的牲畜转,终究搞不出什么名堂来。但这次在内蒙的参观学习结束后,他说:“畜牧业经济是我们国家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经济,不但应该发展,而且应该大大地发展。”
总之,我们这一次参观的收获是很大的,以上只是几个大的和主要的方面,实际并不仅止于此。所有这些收获,都是毛主席的领导和毛主席的伟大的民族政策给我们的。为了不辜负毛主席对我们少数民族的关怀和爱护,我们要为建设伟大的祖国而作最大的努力。


查看完整版本: [-- 我们的收获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