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
1992-12-28 00:00 |
大选之年美国政局及其展望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大选之年美国政局及其展望 本报记者 张亮 今年适逢美国4年一度的大选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林顿挫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布什,当选为美国下届总统。美国政坛上的这一重大变化使在野12年之久的民主党东山再起,但是,即将上任的克林顿在内政和外交领域都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今年美国选民的注意力已转向国内问题,特别是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经济问题。然而,当前美国的现实却令选民失望和担忧。犯罪率有增无已,“扫毒战”成效甚微,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种族隔阂加深,教育质量下降,无医疗保险的人与日俱增,行政和立法当局内部丑闻不断……在经济领域,今年国内生产总值虽在缓慢增长,但失业率最高时曾达7.8%。国债已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威胁美国长远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一般老百姓对这种状况怨声载道,因而普遍产生了希望“换马”的思变心态,这是布什总统未能蝉联的关键因素。而克林顿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始终打着“变革”的旗帜,竭力宣扬他的所谓“国家经济战略”,最终夺得了下届总统宝座。 当选总统克林顿将于明年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宫。在内政方面,“国家经济战略”是克林顿的施政蓝图,其主要内容包括:创造就业机会,改善教育,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以及改革政府机构等。然而,这些原则性计划还有待具体化,并需经国会批准方可实施。 创造就业机会是指振兴美国经济。克林顿一再表示,这是他上台后最优先考虑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战后美国第9次经济衰退已告结束,因为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6个季度增长。官方新近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略有加快之势。但是,克林顿最近重申,他的政府仍需要制定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按照他的初步设想,短期内将扩大用于基础设施的公共开支并通过税收减免手段刺激企业投资,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长远来说,克林顿希望提高美国的生产率并逐步削减联邦财政赤字,以增强总体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在教育方面,克林顿提出加强学龄前儿童教育、改善中小学教育和重视职业培训。关于高等教育,克林顿主张设立一项专门基金,供所有愿意上大学的高中生借用。克林顿的这项人力投资计划的着眼点是为了美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医疗保险是美国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竞选期间,克林顿许诺将在上任后100天内提出医疗改革计划,并尽快实施全民医疗保险。但是,这项改革计划庞大而又复杂,且阻力不小。 从克林顿近期发表的讲话看,上述3个领域是他执政初期的施政重点。然而,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改善教育和实行全民医疗保险都需大笔资金。在联邦财政拮据的情况下,财源从何而来?华盛顿人士认为,即使增加富人税,再适度削减军费和一些民用开支,仍不足以支付新的开支计划。如果联邦财政赤字继续加码,通货膨胀和利率就会转降为升,进而抑制经济增长。 在外交领域,克林顿政府亦将面临不少复杂的问题。独联体一些国家经济危机严重,政局动荡不稳,已经签署的削减战略核武器协议没有实施,而且还潜伏着核扩散的危险。因此,向独联体国家提供经援、防止核扩散和就进一步削减核武器举行谈判,无疑是摆在美国新政府面前的一大外交课题。其次,前南斯拉夫地区,特别是波黑境内战火纷飞,威胁着欧洲的安全与稳定。在这一举世关注的武装冲突问题上,新政府将采取什么对策?中东和谈迄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推动中东和谈也是一个挑战。此外,一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本月初已进驻索马里,其使命是为索马里境内的人道主义援助建立安全环境。一旦安全环境建立之后,美国是立即撤军还是另有打算?在对外贸易方面,欧美虽然就农产品问题达成协议,但是法国不予承认,这一争端能否得到解决?至于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加、墨3国已经达成协定,但协定的最终实施尚需时日。这些问题都需要美国政府采取相应对策。 总之,在大选之年,美国政坛上发生了白宫易主的重大变化。对即将上任的新政府来说,最大的考验是如何振兴美国经济和解决其它诸多国内问题,同时必须对付外交领域的种种挑战和不测风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