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悠悠井水情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2年12月 -> 悠悠井水情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肖璞齐含笑 1992-12-31 00:00

悠悠井水情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悠悠井水情
新华社通讯员肖璞新华社记者 齐含笑
尚庄村63岁的张大爷又担着两个大桶到空降兵某炮团野外训练驻地送水来了。
团政委刘德智赶紧迎上:“您老这么大年纪了,以后就别送了。”老汉一笑:“没事,我身子骨还结实。”
看到这情景,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为了这水,村民们和野营部队之间还有点为难呢!
还是初秋燥热的时候,炮团到革命老区——河南某县尚庄村附近进行野营训练。可是村民们似乎并不欢迎他们的到来。
原来这里是山区,连年干旱缺水,村里两口井一口已近枯干,另一口井供全村生活用水都是紧巴巴的。
官兵们纷纷说,我们吃点苦不要紧,我们得想办法为老区做些贡献。一个自发的捐献活动在官兵们中间展开了,大伙凑了700多元钱,为村里每户村民各买了一个水桶,一条毛巾,一块肥皂。
72岁的陈大妈,儿女在外,一个人过,家里贮水用的水桶已打了三块补丁。拿着新水桶,陈大妈眼泪下来了,“这队伍,咋这么好呢?连我这孤老婆子都没忘。”
而部队却只能到几十里外拉水。大热的天,战士们摸爬滚打一天下来一身泥一身汗。一盆水用几次,洗完脸,洗脚,再洗衣服。尽管一个星期也洗不上一次澡,可他们就是不肯到村里去多打些水。不但如此,部队还利用训练间隙,为群众收庄稼,打扫卫生,那口解放以来就没有淘过的老井也被战士们淘干净了。
官兵的行动打动了村民。几个村民抬着两个大缸送到部队,说:“你们人多,用这个方便些。”“军民一家亲,有我们的水吃就有你们的,以后你们就到村里打水吧。”从那以后,63岁的张大爷每天给营房里送水。
训练之余,部队还为村里新挖了一口深30多米、直径8米的水井,改变了这里长年缺水的状况。


查看完整版本: [-- 悠悠井水情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