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侧记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2年03月 -> 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侧记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喻权域 王谨 1992-03-31 00:00

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侧记

第2版(两会新闻)
专栏:特写

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侧记
本报记者 喻权域 王谨
1992年3月30日上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会议,对即将提交大会表决的有关决议草案进行最后的审议。
悬挂在大厅正面墙上的巨大国徽,给主席团会议增添了庄严气氛。按照会议的议程,一个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议案,要在主席团会议上付诸表决。
会议开始审议有关三峡工程议案的审查报告。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议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慕华作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的审查报告》。主持会议的万里委员长问主席团全体成员:“有什么意见没有?”会场出现短暂沉默。显然,大家都在掂量这个报告的分量。
“我讲几句。”主席团一位成员发言,对报告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三峡工程可以上,但不要匆忙上,因为还有一些问题考虑不周到。“我们已经等了30多年,再等一年又何妨?”
主席团另一位成员发言,赞成兴建,但希望进一步研究三峡工程对上游地区经济、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加以解决。
第三位发言的主席团成员对陈慕华所作的审查报告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他提议,对已经发现和代表们关切的泥沙、环境、人防等问题,应明确提出,促进其研究解决。
主席团成员陈邃衡在发言中结合自己的考察和权威专家的研究,认为泥沙、人防等问题已基本解决,不必忧虑。他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办到的事,为什么要留给下一代人去做呢?我们的胆子应大一点。我同意三峡工程的审查报告。”
主席团成员赵梓森接着发言:对于三峡工程,我们不能再在上与不上的问题上举棋不定了。他说:“我们是宁愿让七八十万人搬迁呢,还是宁愿让一千多万人处于洪水威胁之下呢?我们也不应该让长江三峡那么大的水力资源白白浪费。要相信几百名专家、几千名科技人员的研究结论。”
在充分听取主席团成员发言之后,万里委员长作了简短的讲话。他说:代表们本着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各种不同意见,这是很好的。因为这项工程巨大,牵涉面广,国务院对此一直十分慎重,组织了各方面的专家进行了40多年的论证。论证的结论是兴建三峡工程效益显著,利大于弊。既然如此,就不应再议而不决了。去年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再次提醒了我们,要有水患意识,如果不上三峡工程,一旦出了问题,我们将无法向历史交代。当然,同意兴建三峡工程也并不是要马上就上马,只是批准国务院将它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不管在批准前或批准后,都欢迎代表继续提出意见。
在万里委员长的提议下,主席团分别对《七届人大财经委员会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的审查报告》和准备提交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的《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结果,两个决议都以绝对多数赞成票获得通过。
会议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查看完整版本: [-- 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侧记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