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现代戏促进了舞台艺术的变革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2年04月 -> 现代戏促进了舞台艺术的变革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苏国荣 1992-04-30 00:00

现代戏促进了舞台艺术的变革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现代戏促进了舞台艺术的变革
苏国荣
戏曲现代戏由于要反映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它那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比之新编历史剧、传统剧目整理改编要更突出些。正在这一点上,促使现代戏成了戏曲舞台艺术革新的最活跃的因素。近几年来,首都舞台出现了一大批农村题材的戏曲现代戏,它们给舞台艺术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戏曲现代戏最突出的问题,要数旧的表演程式和新的生活内容之间的矛盾了。由于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现代戏曲要采取类似于生活动作的表演方式,向淡化舞蹈的写实方向发展。有些同志干脆就提出在现代戏中废止程式,因为程式意味着重复、因袭和僵化。我认为,在现代戏内容和形式的矛盾没有克服之前,适当采用写实的生活动作,对解决矛盾或丰富自己都是有必要的,但最好不要将此作为一种唯一的方法来提倡。因为程式的废止,等于在某种程度上废止了戏曲用虚拟表演来完成的自由时空,削弱或取消了戏曲写意艺术的优势。现代戏在新程式积累方面取得了不小进步。任何事物都是一种“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语)。戏曲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那“集合体”中不同的艺术元素,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更新,不断综合。戏曲现代戏促进了在新的历史过程中实行新的综合。而导演在新的综合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评剧《风流寡妇》采取了对兄弟艺术、姊妹文化“最佳选择”、“重新综合”的方法,使综合体出现了新的面貌。“二上黄花岗”赶大车这两场戏,使戏曲载歌载舞的整体功能得到了全面发挥。该戏各种新的艺术元素的重新组合,已经达到了非常和谐的程度。类似这样经过重新综合以后产生的艺术整体效应,在评剧《村南柳》、《山里人家》,豫剧《风流女人》,楚剧《虎将军》,眉户戏《喜狗娃烂漫曲》等剧目中,也有较好的体现。
写意性是传统戏曲固有的美学品格。如何在新时期的现代戏曲中将此继承和发挥下去,也是舞台艺术革新的一个重要课题。遗憾的是以往在这个问题上走了些弯路,有较长一段时期向写实的方向发展。我认为,戏曲可以根据不同剧种的风格、不同剧目的题材采用一些写实的艺术形式,但是如果将写实作为戏曲的普遍性形式,将会使戏曲的自由时空等艺术优势失去,民族风格也将淡化,这是很令人忧虑的。可喜的是近年来现代戏曲有了长足进步,写意性以新的面貌获得回归。这要归功于舞台美术的革新,尤其是写意布景、中性布景和灯光的灵活运用。《喜狗娃烂漫曲》的序幕以一块巨幅黄色绸布凌空而下,铺满了整个舞台,众多出场的人物都盖在下面,形成了极为壮观的西北黄土高原,结尾以同样方法,打上绿色灯光,黄土高原顿时变得郁郁葱葱,生气勃勃,象征着裂变后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村南柳》“不似之似”的布景设计,使得舞台很是空灵,时空极为自由,给表演带来了方便。曲剧《情系青山》的转台式布景,闽剧《野草情》的构件式布景,在写实中有写意,在固定中有自由,舞台空间转换也很流畅。以往现代戏的人物服装,长期以来都采用酷似生活的写实服装,颜色单调,式样呆板,缺乏夸饰的美感和可舞的动感。这种情况,在近年的现代戏中也有所改变。吕剧《山乡锣鼓》等就是成功的例子。


查看完整版本: [-- 现代戏促进了舞台艺术的变革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