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李焕之说——《白毛女》开拓了一条新路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2年05月 -> 李焕之说——《白毛女》开拓了一条新路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赵婷 1992-05-31 00:00

李焕之说——《白毛女》开拓了一条新路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李焕之说
——《白毛女》开拓了一条新路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飘飘年来到……”哼起这熟悉的旋律,老一代的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当谈到这台民族歌剧的诞生,原曲作者之一的李焕之禁不住回忆当年。
1944年,许多革命文艺工作者从晋察冀边区回到延安鲁艺。他们带回了流传在那里的一个关于“白毛女”的故事。当时鲁艺的院长周扬就建议:“把它写成一个歌剧多好啊!”的确,这曲穷苦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血泪悲歌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把它唱给更多的人,一定可以产生很大反响。于是由贺敬之、丁毅执笔编剧,马可、张鲁等人作曲的创作集体组成了。李焕之也参加了一部分音乐创作。在此之前,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也有过歌剧创作的尝试,又恰好刚刚经历了新秧歌运动。于是在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充分发扬民间音乐优点的创作风格。歌剧中的《北风吹》源自河北民歌《小白菜》,杨白劳的“十里风雪一片白”则不难找出山西民歌《捡麦根》的影子……
当时,乐队很小,只有十来人,向隅指挥兼小提琴,瞿维配器,马可、张鲁在创作之外亦有伴奏任务:板胡和三弦。他们常常一边哭着一边演奏。应该说《白毛女》从编剧、音乐直至排练、演出,都是鲁艺集体创作的结晶。在创作中也遇到过难题,比如反面人物的音乐该怎么处理。开始时,对黄世仁就有所美化,他的音乐也很好听,甚至与《红头绳》一样被广为传唱。后来此剧又经过多次修改,在“七大”上第一次正式演出,得到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从此,这台歌剧传到了各个解放区,传遍了全中国。
李焕之说:“可以说《白毛女》是《讲话》精神指导下的硕果,它开拓了民族歌剧的新路。”
(5月23日《北京日报》赵婷文)


查看完整版本: [-- 李焕之说——《白毛女》开拓了一条新路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