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甫 |
1953-03-23 00:00 |
工地布置应掌握经济和方便的原则
第2版() 专栏:
工地布置应掌握经济和方便的原则 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第五工程处副工程师 吴浩甫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中的重要工作,不做好这项工作,很多工作都无法进行。今年我们动手较早,现在已完成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步——工地布置。根据这一段工作的情况,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必须明确分工。过去我们在施工之前,往往是工地主任或工程队长一个人唱独脚戏,既要计划,又要测量,还要布置暂设工程。结果顾此失彼,工作难以做好。接受这一教训,今年我们成立了施工组织设计组、测量组、暂设工程队等三个临时性的机构,而以施工组织设计组为核心来推动工作,集中力量分头进行,效果很好。 二、尽量利用现有建筑物,节省国家投资。今年我们要设立木工、模型、铁工、混凝土搅拌等工厂。这些厂址的选择,应尽量利用建设区附近现有的建筑物。这样,既经济,又方便。例如我们木工区原有一个制材厂,设有轻便铁道。为了节省木材搬运费,我们就决定扩充这个制材厂,木工厂就设在制材厂附近,日后成品可以由轻便铁道运至全区。周围也留出一定的空地,以便堆置原木、成材与成品。铁工厂则设在材料库附近,以便堆置钢材。一部分工人宿舍也是在原地区扩充的,准备给普通工、混凝土工、瓦工等住用。另外一部分设在木工厂和铆焊工厂附近,专住木工及铆焊工。同时并适当地配置了食堂、合作社、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卫生所等福利设施。 三、附属工厂位置的选择,必须注意施工上的便利及相互间的距离。混凝土搅拌厂我们将设在工区对面的空地上,地点适中,地势较高,附近并有较大的空地,可以堆置砂石,又可放预制品。混凝土搅拌厂前面就设置模型板场,做出成品即可由轻便铁道运进场内。轻便铁道除在进搅拌厂的一段,因为进出频繁设双轨外,其余设成一回路,向一定方向行进,以免轻重车冲突,阻碍交通。搅拌厂尽可能设在砂石进场的方向上,使砂石易于补充,节省搬运费。为使砂石运输时间相等,砂石应交错堆放 (即一堆石子,一堆砂子间隔堆),中间留下交通道路,以便日后陆续补充,以及应用时设轻便铁道。 四、材料的堆放位置,应考虑到工程次序和需要数量以及使用先后、工作取用方便等条件,并须注意预留适当的空隙场地,以免妨碍日后工作。要是场地小材料多,可在来料方向的一头找空地暂为堆置,以后倒运时可不走回头道。笨重而数量多,装卸不便与堆置损耗不大的材料(如砖瓦、石头等),应尽可能分散在便于应用的场所,避免再次倒运;装卸方便与损耗大而数量较少的材料(如砂、水泥、石灰等),不要堆藏得太分散。运输道路一定要畅通,要防止材料阻塞道路。建筑物四周一定距离内不准堆放任何东西,这不但是为了出土、进料方便,并且还可避免日后挖土时地沟受压崩倒。材料仓库位置的选择,一方面要靠近专运线,可减少搬运费,另一方面还要迁就应用数量大的地方。例如水泥是搅拌厂用得最多,因此水泥库就设在搅拌厂的两旁;办公室用白灰较多,白灰仓库就设在办公室附近。五、道路,给水等问题要周密考虑。道路两侧应挖设排水沟,每距五十公尺挖一渗水井,以排泄地面雨水。在水、电方面,首先应根据工程情况计算出正确的用水量和用电量,应包括工程用和生活用两种。在水源方面,我们除根据用水情况挖井和设置了两座临时水塔以外,并设置了临时水道,在适当地点挖设蓄水池,储藏相当数量的水,以防万一停电时,仍可进行工作,并可兼作消防用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