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华东区百货公司系统实行经济核算制后 发生对经营的消极情绪和本位主义偏向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3年03月 -> 华东区百货公司系统实行经济核算制后 发生对经营的消极情绪和本位主义偏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3-03-23 00:00

华东区百货公司系统实行经济核算制后 发生对经营的消极情绪和本位主义偏向

第2版()
专栏:

华东区百货公司系统实行经济核算制后
发生对经营的消极情绪和本位主义偏向
华东区百货公司系统实行经济核算制后,各地百货商店的负责人看到库存积压很多,而资金又受到限制,产生了一种“看钱进货”、“有多少钱进多少货”,甚至“有钱也不进货”的缩手缩脚倾向。因此他们所订的计划不是积极地从加速资金周转,有计划地及时进货结合压缩库存出发,以扩大供应,而是不看生产条件与市场需要,单从压缩资金的主观愿望出发,采取“宁小毋大”的方针。上海市公司所各属百货商店一月份进货计划中衬衫只要半打,每一商店还分不到一件,徐州批发站一月份太平洋被单只要七条,这样他们的进货计划不得不不断修改,调拨采购工作陷于混乱,不少货物在市场上脱销。中国百货公司上海采购供应批发站一、二月份收到各地进货计划竟有“进货计划”、“补充计划”、“追加计划”等三四种之多,使上海采购供应批发站无法有计划地进行采购供应工作。有的省市批发站害怕积压商品,竟完全没有合理库存,百货商店要多少,便向中央批发站要多少,因此,省市批发站便不能及时供应百货商店的需要。而有些百货商店把批发站作为他们的仓库,随时销完随时要货,有的甚至连个要货计划也没有。南道百货商店采取“日购日销、销完再购”的办法,一天之内要向批发站购货三四次。
在实行经济核算制后,站与店都各自核定资金,本位主义和资本主义经营思想滋长起来。有的省市批发站把好销的商品留下自己经营,不好销的尽量推给商店去卖。而百货商店也同样只要好销的、赚钱多的商品,对批发站积压的商品不积极推销,因此便不断产生一面积压,一面脱销的现象。济南市百货商店在春节前缺货很多,货架空了四分之一,而批发站却有三百多种百货商店所缺少的商品积压在仓库里。德州百货商店绿宝香皂脱销已久,曾几次向批发站要货,批发站有很多绿宝香皂在仓库里,却推说没有,最后竟偷偷地在自己的门市部全部卖掉了。在实行经济核算制时,批发站与百货商店之间都订了供销合同,但许多站与店因有本位主义,都不守信用,不予履行,因此使得站与店的关系很不协调。这一现象已引起各地财经领导机关的重视。(新华社)


查看完整版本: [-- 华东区百货公司系统实行经济核算制后 发生对经营的消极情绪和本位主义偏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