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历史真实与电视剧艺术——电视连续剧《唐明皇》座谈纪要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3年06月 -> 历史真实与电视剧艺术——电视连续剧《唐明皇》座谈纪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力军 1993-06-30 00:00

历史真实与电视剧艺术——电视连续剧《唐明皇》座谈纪要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历史真实与电视剧艺术
——电视连续剧《唐明皇》座谈纪要
40集电视连续剧《唐明皇》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6月4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本报文艺部联合召开座谈会,与会者围绕着《唐明皇》及其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历史真实性、艺术品位和艺术价值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发言综述如下,以期广大观众更加关注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从而推动我国电视剧艺术创作的不断提高与发展。
    关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历史真实
张天民(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唐明皇》是历史剧,而且是历史题材的正剧。有人把它视为对历史的图解,这未免太匆忙。“戏说”历史不叫历史剧。我不反对“戏说”这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形式,但历史都“戏说”就糟糕了,特别是年轻一代,更需要一批严肃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给予他们比较准确的符合历史实际的描写,给他们一部比较正确的历史。《唐》剧正是这样一部塑造了许多生动艺术形象而又符合历史事实的成功之作。从历史经验看,通过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历史与现实的连接中,为观众提供一个广义的、尊重历史真实的空间,使观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很有意义的。
童道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唐明皇》是一部“正说”历史的电视巨片,与它所依据的文字的历史相比,这部形象化的历史无疑更具有丰富性。它通过从开元之治到天宝之乱的历史过程的展现,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悲剧性。编剧聚精会神地描写了一个个历史人物的死亡,也描绘出了历史内容的悲剧性真实。因而,一部历史剧的成功,一定是它历史内容的展示本身的成功。
杜高(戏剧评论家):《唐明皇》鲜明的艺术特点是它的历史真实性。它按照现实主义的艺术要求,通过一个个有历史感的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让观众看到那个历史时代的本来面目,力避对历史人物褒贬的简单化。剧作按历史编年的进程,真实、从容、流畅地展现了一幅内容丰富的历史长卷。因而,《唐》剧不同于“戏说”那种挥洒自如的历史题材作品,也不同于那些更富浪漫主义的历史剧,那些作品注重的不是历史的真实性,而是对历史的评价。
李斌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唐明皇》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处理上,都有新的尝试。如马嵬驿兵变和李林甫、高力士等人物的处理,既尊重史实,又在史料记载的基础上有所探索。历史工作者与影视工作者携手拍摄电视剧,互相取长补短,对于历史剧的创作是有益的。一方面它可将历史研究成果从书斋中解放出来,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影视工作者历史知识的不足,以提高历史剧的质量。
欧阳山尊(著名编导):《唐明皇》的题材是史诗性的,十分广阔,但又有点像编年史,也像传记片。剧作虚构得不够大胆,但绝不能“戏说”化。作为历史剧的编导,在二度创作上,把握题材既要尊重历史大背景,又要在情节、人物的塑造上保持自由度。历史剧是艺术创造,应注重艺术性。
仲呈祥(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唐明皇》在史识方面,匡正了旧史学、旧文学的某些差误,摒弃了流传极广的“女人祸国”说,重新塑造了高力士、唐玄宗、杨玉环、李林甫等历史人物;但剧作在审美观照天宝、开元年间的社会历史情况时似不甚充分。我认为,决定荧屏上历史人物形象生命力的,不独在镜头自身,更在荧屏之外的历史学界、哲学界的新鲜思维营养。
朱汉生(《当代电视》副主编):《唐明皇》在思想和艺术的结合上是成功的。但在历史剧创作的历史性问题上,编导受历史真实的制约,想象还不够大胆。对历史真实怎么理解?我认为,历史剧创作在大的时代背景、重大历史活动、重要历史人物的重大历史行为,不能有悖于历史事实这个前提下,可以更丰富地去想象,这点可以吸取港台影视的东西。《唐》剧之所以在观众期望值很高的情况下,某些情节有些落空,受到群众的批评,原因恐怕就在于此。
    关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艺术品位
张天民:《唐》剧播出后,应该说是引起了轰动效应,舆论界反响强烈,但严肃的深层次的评论却凤毛麟角。这次座谈会研讨的不仅是一部戏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今后我们电视剧的创作问题。大陆电视剧是搞成港台式的呢,还是走我们自己的路,保持自己的风格和形象。拿《唐明皇》与《戏说乾隆》相类比,是不妥当的。我们的历史剧应保持自己的艺术品位,把“戏说”作为我们当今观众审美水准的标尺,甚至要求历史剧作者都要学习,是令人感到悲哀的。
朱汉生:在《唐》剧之前播放的《戏说乾隆》可视性、娱乐性很强,社会各阶层都喜欢看。处理这类历史题材,港台新模式有刺激性,观众拿它与《唐》剧作参照,是社会走上市场经济消费心理的折射;但要求我们也这样拍历史剧,路是行不通的。我们的新闻导向、文艺批评决不能受《戏说乾隆》的影响,因为历史剧不但要有娱乐性、可视性,还要有教育意义,以史为鉴,启人深思。随着大陆与港台的文化交流,我们不能把长处当短处扔掉,应保持自己的好传统。《唐》剧有弱点,但它尊重历史,有思想和艺术的结合,又有哲理性和教化意义,因而《唐》剧是高品位、高标准的。
王中忱(中国社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娱乐性不单纯是一个欣赏性问题,《戏说乾隆》突出娱乐性,追求的是可视性效果;而我们“国家队”创作的电视剧要追求品位的高雅,要创作精品;因而不是你非要适合市民趣味,而是要让群众追赶你。有娱乐性,但不单纯追求娱乐性,达到真正的雅俗共赏,才是一种真正的高水准的艺术品位,才能逐渐缩短与群众的欣赏距离。
靳雨生(《唐明皇》剧作制片人):“戏说”非吾所长,“调侃”非吾所能,即使想蹚蹚路子,必须仔细脚下,冠以“中国”字样的电视工作单位的工作者万万不可信马由缰,否则自己摔个鼻青脸肿倒还事小,谬种误传,罪莫大焉。
    关于《唐明皇》的艺术价值
孟繁树(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我主张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评价《唐》剧的艺术价值。纵向说,和历史上的李、杨戏相比,《唐》剧有三个突破:其一,这部作品文化意蕴很深,文化感很强,表现了灿烂的文化历史氛围,能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其二,它塑造了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如此完整、全面、深刻的唐明皇的形象;其三,杨贵妃蕴含的编导的现代意识比较明显,对女性解放认识比较强烈。横向说,《唐》剧与其它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相比较,历史感更重些,容量更丰富些,艺术价值也更沉实一些。
杜高:《唐》剧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它塑造了唐明皇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帝王形象。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唐王朝如何走向衰亡,也看到了无限的权力如何毁灭一个生机勃勃的人性。从这个意义上看,唐明皇的形象内涵是深刻的,获得了一定的艺术典型价值。
陈家林(《唐明皇》剧作导演):《唐明皇》不是单纯的李、杨的爱情戏,而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是我们的基本创作思想;因而这部片子更多意义还是从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我们希望这部片子能够容纳更多的信息量,通过建筑、音乐、舞蹈、服装等构筑全景式的场面。这样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片子以唐明皇的命运为核心点,不是写一个人的命运,而是以一个人的命运为贯穿线写一个朝代的兴衰史。这样,我们力求把这个片子拍成历史性较深、文化档次较高、欣赏性较强的三结合之作。这就是我们所努力营造的《唐》剧的艺术价值的出发点。
座谈会还就《唐明皇》剧作的结构、情节、节奏、群众的评议,以及我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走向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本报记者王力军)


查看完整版本: [-- 历史真实与电视剧艺术——电视连续剧《唐明皇》座谈纪要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