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七旬老人为孩子拍戏张云溪演“古爷爷”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3年07月 -> 七旬老人为孩子拍戏张云溪演“古爷爷”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勤 1993-07-21 00:00

七旬老人为孩子拍戏张云溪演“古爷爷”

第8版(副刊)
专栏:舞台与屏幕

  七旬老人为孩子拍戏
张云溪演“古爷爷”
李勤
唱了一辈子京戏的张云溪老先生,这回为孩子们演了一个唱了一辈戏的“古爷爷”。大胆以京剧作题材拍儿童片《沧桑梨园情》的孙永田、马崇杰两导演,有幸请到了这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老人和导演对京剧的共同关注,在这里有了一个共同的交点。
嗓音清亮,谈笑风生。76岁的张老,炯炯双目和举手投足,依然可辨当年那英武豪气的“打虎武松”。
“儿影厂拍这么一部严肃题材的片子不容易。京剧生存难,儿童片也难呢。”老人推辞了好几家的拍戏邀请,唯独这几个“难”字却把他留住了。
花了35天拍成的这部片子,老人的镜头全都在张家界。他演的“古爷爷”是一位梨园武生行艺人,命运坎坷,疾病缠身,为人善良,他收养了隔代孤儿石小龙,并将他培养为一个优秀的京剧人才。演“古春麟”老人,张老说他是“抄了近道”了。“古春麟”生活情感的个中滋味,他品得最深,那基本就是他自己的经历。
张老七岁学艺,几乎把一生都给了京剧。1951年,30多岁的他和同仁一道,在柏林举行的第三届青年艺术节上捧回了舞蹈京剧集体一等奖,这是中国京剧第一次登上世界的领奖台。50年代他先后去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典、荷兰、比利时等国演出,致力于把京剧推到国际上,让世界来了解和欣赏。退休6年多来,他未有真正休息,导戏、写剧本、写文章,前不久,《中国戏剧》又发了张老的《文戏武演》与《武戏文演》。
剧中“古老人”抱病写《京剧武戏二百出》,边写边站起来比划动作,手中钢笔里的墨水在地上甩出一道道弧线。这是张老生活中的真实,自然演来,逼真感人。古老人与石小龙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正是张老和他的弟子爱徒之间的真情的再现。
“唱京剧我是内行,拍戏可是外行。”他爽声笑着,“不过用我老师盖叫天的座右铭‘活到老学到老’来安定自己的心。”张老提醒我是否注意到他在电影中的长靠表演,说这话时神态中有种孩子似的欣喜,“别人一直认我是短打,很少见过我的长靠呢。”这是一位老表演艺术家对自己技艺中每一个新进展流露出的抑制不住的热情和欢悦。真应了一句翻新的古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上图为剧照:古春麟(张云溪饰)在教石小龙(刁云鹏饰)演《火烧裴元庆》(附图片)


查看完整版本: [-- 七旬老人为孩子拍戏张云溪演“古爷爷”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