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读者来信摘要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3年04月 -> 读者来信摘要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1953-04-29 00:00

读者来信摘要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摘要

读者来信摘要
奉节县合作社强迫推销肥料棉农施肥过多生产反受损失
中共四川奉节县委宣传部徐行来信:奉节县是个产棉区。去年人民政府为扶助棉农生产,运来了五十万斤化学肥料(硫酸砬),委托县合作社联合社贷销给缺肥棉农。由于县联社领导干部单纯强调任务,没有向干部交代政策和工作方法,而在贷销肥料的过程中发现了强迫命令行为,也听之任之,因此全县普遍发生强迫摊派肥料的现象,使群众生产和政府威信受到巨大损失。
摊派肥料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肥料推销工作队用开长会的办法来推销,群众不贷肥料就不散会;有的用不贷肥料就收回其它一切贷款的办法来威胁农民受贷。而最干脆的一个办法是:把肥料交给村干部,强迫着村干部往下派。很多村就这样,不管种不种棉花,不管棉田是瘦是肥,就把肥料按全村田亩或人口平均派掉了。
就这样,很多棉农棉田施肥太多,生产大受损失。如浣花村农民刘代恩的三亩棉田用了一百八十斤化学肥料,肥料太多收成反而不好,贷款一缴口粮就没有了。收下的棉花不够还肥料贷款的情况在全县是普遍的。这给今后人民政府领导生产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难。
江苏茅麓农场应该立即纠正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江苏省金坛县茅麓区人民政府罗斌文来信: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二年间,茅麓农场曾动员附近乡村的农民在山上种植了数十万枝松树,树苗由该场供给。现在松树已长得一尺半高了,农场却又计划要种茶籽和毛竹,就把松树全部拔掉。他们在种植茶籽和毛竹时,曾极端错误地毁掉群众已种的百余亩麦子、蚕豆等作物,并曾把农民的一百三十多棵正在开花的桃树的树枝用绳捆起来,因桃花被捆脱落,势将减少收获。他们又强迫一些住在山上的农户拆房搬家。有一户农民不愿搬,他们就在房子周围连院门口都种上茶籽,威胁这家农民说:
“不许碰坏一棵树苗。”急得这家农民一家大小直哭。
此外,该场又在山上开了很多生荒,影响水土保持工作,很多山凹田地、小塘都被山上雨水冲下的泥沙淤没,受到损害的田地约达七百多亩。
茅麓农场附近农民迫切要求江苏省人民政府检查该场工作,纠正该场这种损害群众利益的错误行为,并给已受到损失的农民以适当补偿。
建议中央铁道部检查昌黎铁路农场的移交工作
(一)
读者董志诚来信: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和十二月三日,人民日报先后刊登了许多农业工作者和农民群众来信,提出了天津铁路管理局所属昌黎铁路农场应交农业部门领导的建议。这个建议是完全正确的。中央铁道部在一月十四日人民日报上也表示
“同意大家的建议,决将该农场移交农业部门领导”。但是至今三个多月,昌黎铁路农场的移交尚未实现。据我了解,这是天津铁路管理局某些干部的本位主义思想在作怪。
天津铁路管理局一直是不愿把农场交出的。当地山区果农和一些农业工作者,在很早就多次提出把农场交给农业部门领导的建议;但该局总是找藉口拒绝。直到人民日报连续登载了群众的建议,中央铁道部作了决定,该局才不得已而接受了移交农场的意见。然而在移交时,该局仍千方百计地来阻挠。如总务处负责同志开始时硬说:“昌黎铁路农场是两个场子:一个是农场,一个是果园。除果园应交出外,农场不交。”他们并要把作物工人留下。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他又改口说:“昌黎车站要扩大,需要农场的工地……。”这一理由不能成立,他又说:“迁安、卢龙开矿时可能在昌黎修外道,要用农场的土地。”更不应该的是他们为了达到本位主义的目的,竟在供给他们领导同志参阅的图上,把昌黎车站的位置搬了家,划到距农场很近的一边。总之,他们想尽各种方法,要不交或迟交该农场一半以上的土地,并扣留农场必须的主要建筑设备,如各种畜舍、库房、作业室、职工宿舍和畜力物力等。他们这种作法,会使昌黎铁路农场完全失去优越条件,不但完全不符合群众的建议,同时也完全违背了中央铁道部的决定。
建议中央铁道部和农业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研究昌黎铁路农场的移交问题,使这个问题早日获得解决。
(二)
昌黎县果树试验场农业工作者李玉秀、王福堂等十二人来信:一月十四日人民日报读者来信栏发表了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关于把昌黎铁路农场改属农业部门领导的答复信。其中说:“我们认为将这一农场交给农业部门领导的建议是合理的。我们专门和天津铁路管理局以及昌黎铁路农场领导人作了研究。鉴于该农场果木品种在华北为有数之品种,改归农业部门领导以后,可收更大地推广优良品种之效,这对于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是有利的。因此我们同意大家的建议,决将该农场移交农业部门领导。”铁道部对处理昌黎铁路农场问题的正确决定,使我们感到无限的愉快。但是这个答复发表已三个多月,但昌黎铁路农场尚未由农业部门接管,不知是什么原因,希望有关部门答复。
壁山书刊发行员向农民强迫摊派书刊
中共铜梁县委员会宣传部王继绰、周立敬来信:四川省铜梁县农村的书刊发行工作,是由新华书店壁山支店派发行员赖传礼到该县后,组织五家私营书店进行的。发行人员六十多人,大部是由赖传礼通过私人关系找来的。他们在书刊发行工作中存在严重的强迫摊派现象。从去年十月初到年底的三个月内,他们共在农村发行书刊二十五万五千七百一十二册(内有一九五三年历本六万四千六百八十册);以全县总户数计,平均每户约买二册半。
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初,中共铜梁县委员会宣传部曾强调指出:“发行书刊的全部过程,即是教育群众的过程,必须耐心教育启发群众,绝不能强迫命令。”但赖传礼等对当地党委的指示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背地里提出“人手一册”的错误口号,以及“书发的快,脚跑的快,钱收的快”的所谓“三快政策”,不择手段强迫群众购书。在赖传礼的领导下,去年十一月十八日曾发起“夜袭虎峰”,当晚赖传礼带领发行员由铜梁城里赶到虎峰镇,在夜里将村长、农民协会主任喊起来摊派书刊,村长不同意摊派,他们便不准村长睡觉,并说“这是上级交下的任务,非完成不可”。平滩镇二十村共二百六十四户,即被摊派了三千二百六十四册书。发行组在北郭乡将“交流电学”、“微分几何”等书卖给群众,群众说:“看不懂。”赖传礼就说:“你们不愿过社会主义吗?到社会主义用拖拉机就要用这些书。”这些书籍摊派下去之后,发行员就立刻逼着村干部追缴书款。村干部因为马上收不齐款,有的将合作社股金、农贷款等垫付书款。南郭乡三村即动用合作社的股金十九万八千元垫付书款;平滩乡四村甚至将群众担公粮所得的工资每挑扣了一千四百元付了书款;还有不少村的农民被迫着卖家禽、粮食来交书款。赖传礼等以上的行为,在群众中造成极端恶劣的影响。有些群众虽出了钱但不愿要书。永嘉乡十村农民有的把书钉在树上,有的丢在河里,北郭乡一村农民把书都丢在灶里烧了;平滩乡四村到处丢了许多书。
为挽回赖传礼等在群众中造成的恶劣影响,我们认为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严肃的处理。我们建议新华书店壁山支店应将铜梁书刊发行组立即撤消,并给赖传礼以纪律处分。新华书店壁山支店对于这样严重的问题长时间未有发觉,并且错误地对赖传礼等进行表扬和奖励;中共铜梁县委宣传部对此工作未及时检查纠正,也都应该进行深刻检讨。
东北各地邮电局应改善发往关内邮件的分拣办法
天津邮电局刘锺祥来信:东北各地邮电局发往关内广大地区的邮件,事先不就地分拣直接封发,却采取由天津、北京等邮局转发各地的办法。据天津局统计,每日仅十二次一趟车带来由天津局经转的邮件平均就在七十公斤左右,一公斤以二百二十件计算,就有一万五千件上下。这些大批邮件经过天津局一件一件分拣加工后才能再发往前途,这样一转再转,不但浪费许多人力,且使邮件延误许多时间,特别是由安东局转来大批志愿军邮件,也不就地分拣直接封发,却采取同样办法发天津或北京转发各地,使这些邮件不能提前到达军属手中,这是非常不对的。另外东北各局对信件都采取散捆发寄办法。捆上贴上封签,写好地方,如德州、济南、徐州等,就散捆(不封入邮袋)交邮车带运前途,但由于东北各地邮局对关内广大地区邮寄路线不细加钻研,所以分拣的差错丛生,如发往济南的邮件中有太原的邮件,发往烟台的邮件中有北京的邮件等。因其贴有封条,押车员明看有错,也无法处理。据天津局职工谈,东北邮局这样发寄邮件办法,必须在两个前提条件下,才能实行有效:(一)分拣人员有相当高的分拣技术。(二)邮车设备完善、配备足够的分拣人员。现在实际是东北各邮局分拣技术不高,而邮车地方窄小,人少车多,无暇分拣,因而该直封的不直封,该邮往甲地的,而邮至乙地,致使不少邮件在邮途中往返多次不能及时到达收件者手中。我建议东北各地邮局应当检查纠正这种现象,改善邮件的分拣封发办法。


查看完整版本: [-- 读者来信摘要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