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访朝代表团 |
1993-07-30 00:00 |
新生命诞生的地方——访朝纪行之三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新生命诞生的地方 ——访朝纪行之三 人民日报访朝代表团 蒙蒙细雨把平壤染得一片翠绿。坐落在绿树丛中的平壤妇产医院,是一座白色建筑,壮丽而又雅致。我们人民日报代表团到达平壤的第二天,就来到这里访问。 “平壤产院坐落在东平壤,是一九七五年开工建设的,一九八○年建成,总建筑面积六万多平方米,高十五层。”出来迎接我们的院长介绍说。院长叫吴泰渊,今年五十七岁,医学博士,毕业于平壤医科大学,在这所医院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院长边领我们参观边介绍情况:这座医院除了妇产科之外,还设有综合性医院所有的科室,有一千五百个病人床位、一千个婴儿床位,每天大约接受三百人治疗,有四十至五十个婴儿降生。我们走进超声波室,看到医生正在为一位怀孕三个多月的妇女做超声波检查。医生指着显示屏告诉我们,这位妇女怀的是双胞胎。接着我们参观了心脏、理疗、水疗、东医等科,看到医疗设备非常先进并维护得很好。最吸引我们的是电视综合接待室。在一个大厅里有十二个小隔间,每个隔间里都有电视屏幕和电话,每当探视时间一到,产妇家属通过电话与产妇交谈,并可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产妇和婴儿的形象,每次探视三四分钟,既方便又避免病菌交叉感染。我们试着拿起电话机讲话,电视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位护士,好奇地看着我们。 我们来到四层的产妇病房,看到病房里有电视机,并装有遥控装置,产妇躺在床上就可以控制电视机,还有台灯、自动餐桌。每个病房里都有卫生间,设有淋浴喷头,还有专门为婴儿洗澡的设施,考虑得非常周到。我们走进一间病房,一位秀丽的妇女坐在床上,床尾的婴儿床上睡着她的刚刚出生两天的女儿。我们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叫金慧英,住在平壤市大同江区,今年二十三岁,在纺织厂工作,生的是第一胎。我们都围过去欣赏她的女儿。团长夸奖婴儿长得像她妈妈一样漂亮。当翻译讲给金慧英听时,她不好意思地笑了。随后,团长向她们母女赠送了礼品。 循着婴儿的啼哭声,院长领我们来到婴儿室。透过明亮的大玻璃窗,我们看到六个小生命并排躺在里面,三个用粉毯子包着,三个用白毯子包着。一个用白毯子包着的婴儿在拚命大哭。护士小姐用手轻轻地拍着他,并把奶瓶轻轻地放在他嘴里。我们代表团里的女同志猜这准是男孩,说男孩子淘气。一问院长,果真是男孩。院长说,这是两对三胞胎,出生近一百天了。孩子出生后,男孩用白毯子包,女孩用粉毯子包,朝鲜有个习惯,生下男孩,赠一把银刀,生了女孩给她一只戒指。我们立即拿出相机拍下了这六个可爱的小生命。院长还介绍,来平壤产院就医,一切治疗都是免费的,平壤市生第一胎的产妇或是病情异常的危重病人都可以入院治疗。(附图片) 图为朝鲜平壤妇产医院中的一位母亲和她的婴儿。 本报记者 李仁臣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