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改革大潮中的“半边天”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3年08月 -> 改革大潮中的“半边天”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傅旭 1993-08-31 00:00

改革大潮中的“半边天”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改革大潮中的“半边天”
本报记者傅旭
改革大潮冲击着中国大地,压力、机遇、挑战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占人口一半的女性挺起她们柔弱的肩膀同男士一样,勇敢地迎了上去。
她们承受的可能比男子要重,要严峻,但事实证明,在改革大潮中,她们还是“半边天”!
城市:“巾帼建功”展英姿
为充分发挥妇女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两年前全国妇联在城镇开展了“巾帼建功”活动,仅去年受表彰的“巾帼建功标兵”就有2000多名。今年又有109名个人和48个集体受表彰。而在全国广大城镇投身这一活动的妇女已有3000多万。
城镇妇女从业结构复杂,分布广泛,“巾帼建功”活动的开展结合行业特点,立足岗位建功,取得显著成效。工交战线的破纪录赛、节约增效赛、提合理化建议赛、技术比赛;教育战线的“园丁杯”教学能手赛,为人师表教学能手赛;卫生战线的“天使杯”、“白求恩杯”医德医术赛;党政机关的“公仆杯”赛;等等,都大大激发了女职工的参赛热情。湖南株洲冶炼厂女工提合理化建议1266条,被采纳率48.1%,创效益1139.2万元,全厂为此专门召开女职工合理化建议成果发布会,在职工中产生很大震动。
在这一活动中,女科技人员和女企业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在女科技人员中开展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科技创汇竞赛,20万女科技人员参赛,取得重大科研成果2000多项,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万多个,创造经济价值30多亿元。
在企业改革中,女职工首当其冲,不少人进入了编余待业队伍。各地十分注意教育妇女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并有针对性地抓了女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上海、江苏、辽宁、天津、山东、广东、福建等省市妇联会同工会和劳动人事部门举办各类女职工培训班,培训女职工百万余人,为她们重新上岗或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创造了条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沉重的家务劳动已成为城市妇女事业发展的突出障碍。据全国妇联对北京、天津、上海3市调查,进入90年代以来,妇女最普遍的家庭负担是:哺育小孩、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孩子功课、买菜做饭、买煤换气、照顾老人和病人、洗衣清扫等。26至50岁的女职工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达5小时以上。因之,家务劳动服务应运而生,既为妇女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也为“巾帼建功”活动注入了活力。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之后,北京在几个月时间里相继成立了20家计时服务公司,广州、天津、长春、西安、兰州等城市的家务服务公司也纷纷问世。去年,北京的“帮您中心”、“三替”等公司成立仅几个月,客户即超万。这些公司服务灵活多样,有计时、计项服务,住户式、流动性服务,也有体力和脑力服务,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的需求。
中央领导同志对“巾帼建功”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在经济建设中找到了提高妇女素质、发挥妇女作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结合点”。
农村:“双学双比”显风流
在农村绿色的田野上,“半边天”同样不让“须眉”。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农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大农村妇女面临着新的情况和考验:发展“一优两高”农业,要求她们必须提高文化素质;调整农村产业和产品结构,要求她们必须尽快掌握新技能;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把农业推向市场,要求她们必须具备商品观念。4年来全国妇联在广大农村开展了“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引导农村妇女增强开放、开发、创新意识,为农村经济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文化科技培训是“双学双比”的第一步。在制定“八五”期间农村妇女培训规划的基础上,各地科委、教委、科协与妇联密切配合,使扫盲教育、普及培训、提高培训逐步形成序列。去年,普及培训广泛开展,专业培训人数超过了规划的要求,参加提高培训的妇女明显增多。据统计,山东、辽宁两省的女农民技术员人数已超过“八五”规划提出的村均一名的目标。福建40%的村妇代会主任参加了系统的专业培训,带头成为女农民技术员。山西为每个村培训3至5名骨干,使15万妇女较系统地掌握了农用基本科技知识。江苏组织329万名妇女系统学习农用技术教材,女科技示范户达10万,以妇女为主体的科协有两万个。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4年来,“双学双比”活动的竞赛规模和领域都有新进展。由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由种养业向乡镇企业,由传统农业向开发农业延伸,调动了农村妇女参与商品生产流通的积极性,促进了妇女剩余劳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陕西已有30多万农村妇女从事农副产品的推销。在“西北第一绣”周至县4200多名妇女推销刺绣品,占全县总销量的70%,金额达1.5亿元。
“双学双比”还有一个新特点,即围绕服务建实体,依托实体促服务。浙江已有7种形式的服务实体出现。辽宁80%的村级妇代会已有5亩以上创收基地,市、县、乡3级妇联都自办或联办了服务基地。河北涞源县妇联办棒针毛衣厂,组织邻近2.5万名妇女加工,每户增加收入1000元—3000元。
绿色代表着希望,“三八绿色工程”的开展,给农村妇女带来了富裕。据统计,去年全国妇女参加义务植树、防护林体系建设、小流域治理的达上亿人,植树近7亿株;巩固、营建三八绿色工程基地近17万个,年创收入1500万元。福建屏南县双溪镇的农家女宋泽容,组织村里15名妇女成立了耕山队,经过多年努力,使2040亩荒山披上了绿装,全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70余元增至2000多元。
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占人口一半的女性都在用行动表明,她们真正顶起了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半边天”!


查看完整版本: [-- 改革大潮中的“半边天”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