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热爱机器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53年06月 -> 热爱机器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安岗 1953-06-30 00:00

热爱机器

第2版()
专栏:

热爱机器
本报记者 安岗
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历史上第一次安装起生产大型轧钢、无缝钢管的高度自动化的机器。现在,这些机器中各个部分有的已经“试运转”成功,有的正在进行“试运转”,有的正在安装附属设备,配置零件,最后清洗轴承、齿轮等机械设备。鞍钢的建设者们在辛勤艰巨的劳动中深切地体会到:“要百倍地热爱自己的机器,没有对机器的高度责任感和最大的关怀,就不可能使机器运转起来进行生产。”
一切机器都是从设备仓库运来的。设备仓库是新式机器设备的临时招待所。基本建设设备总仓库的放置场上整齐地摆列着薄板厂、七高炉等单位的机器设备,如两人半高的大牙轮,长达三节火车车皮的吊车梁,为数甚多的大轧辊等。它们一行一行地排列在整齐的地段上。设备仓库的管理人员过去没有经验,机械来了就卸,卸了就放,堆在一起,非常容易损坏。现在是学习苏联先进的划分地段的方法,按照今年需要的设备总量,设备放置有效面积,工程单位,铁路运输线排号等划分了放置机器的地段,使从国外经过长途运转而来的新式机器都得到了干净、整齐、便于运送的地位。那些怕雨淋,喜欢干燥环境的机器如变压器、配电盘、开闭器等都被分类安排在库房里。最精密的仪器如经纬仪、水平仪、转数表等就像珍贵的古玩一样陈列在架子上。这件事看起来似乎并不稀奇。可是,这都表现出我们保管人员思想有了重大改变。就是说:要想把机器保管好,只懂装卸、放置、运送以及看管门户、小心灯火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如何爱护机器。设备处的同志们把“保管”二字称为“保养”,这是
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提法。因为,只有养好才能作到管好。机器运来之前,就要周到地作好放置机器的总平面图。装卸机器一定要轻拿轻放,千万不要碰着机器的加工面。机械设备一定要平放,稍一倾斜,机器就会变形,长的轴弯曲了,安装时就找不到中心线。放好了一定要注意保养,有的设备箱要上沥青油,有的要包上油漆布。精密仪器是娇贵的,必须保持它所需要的正常温度,当然更要防止灰尘侵入。管理设备的人员作好了机械设备的装卸、整理和保养的工作,就能够保证在安装前把机器完整无损地送到工地。
在大型轧钢厂和无缝钢管厂的建筑工地上,苏联专家正在帮助技术工人清洗检查机器滚珠轴承,人们用惊喜的眼光观看着机器的转动。无缝钢管厂的加工车间,有着百余名穿着蓝色工人服的年轻工人们不停地擦机器,给机件涂油,苏联专家指导工人们作各种试验的工作。大家对机器真是爱护备至。
爱护机器,必须懂得机器最需要的是什么?
机器需要干净。油管道的油孔是进不得一点东西的,当机器转动的时候,一粒砂子流进去就会弄坏齿轮,一根线条也可能造成机器故障,一点点泥土钻进摩擦表面上,就会划成一条道子。苏联的设计家在设计厂房时都要考虑到厂外的绿化地,这不但可以保护工人的呼吸器官,而且还可以防止灰尘侵入机器内部。工人们必须养成经常清洁机器各个部件的习惯,苏联专家说:“人可以少洗一两次澡,可是机床却不能一日不擦。”
机器要求漂亮。当你走进无缝钢管厂的厂房,你就可以看见那宽大的,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厂房里排列着各式各样漂亮的机器,给人们一个共同的感觉是:“这里的劳动条件太好了。干起活来真起劲。”在主电室,油库内都铺上了白瓷砖、光亮如镜,人走在上面不小心就会滑倒。“要漂亮就得经常打扮”,有一次三天没有擦,满地泥纹,苏联专家说:“如果不能天天弄得漂亮,就应该抹成石灰地。”机器的平面应当永远保持像钢琴表面一样的光滑,使人都不忍用手去摸它。机器是不会说话的。如果主人们百般地爱护它,赋予他以生命力和美感,它就一定会在生产上使出更多的力气。
机器需要油。油是机器的血液。润滑系统是自动化机器的动脉。润滑学是关于机械用油的科学,这在苏联已成为一门重要的科学。机器到处需要油,机器运转要油,清洗要油,防锈要油……。油是机器最好的保护者。给机器少上了油,就等于减损机器寿命。新齿轮生了锈,使用时就必须擦掉锈,齿轮有了磨损,新齿轮就得当作旧齿轮来用。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润滑工在基本建设中担任着重要职务,他们的工作无法检查,只有用不断地提高自觉的爱护机器的热情来进行工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党的基本建设政治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启发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自觉地热爱机器,使自己的思想同近代化高度自动化机器生产条件相适应,改变我们的手工业的、农村的观点和作风。爱机器是工人阶级的天性,但在机械化自动化新式机器面前,工人们旧的维护机器经验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事物的需要。基本建设的工人中,还有着相当多的农民,更需要对他们不断地进行爱护机器的教育。
应当使所有参加轧钢厂基本建设的人们懂得:基本建设的目的在这里就是盖工厂,增加机器设备,扩大生产能力。人人都应当爱护机器。掌握施工计划进度的人,应当把机械安装同各个工程公司的进度互相配合作出完善的计划,使工作协调,尽可能地不把机器安装同金属结构、铺房盖等工作交错一起,不然就可能给机器带来危险。浇灌混凝土的工人应当懂得浇灌是为机械生产打下百年大计的基础,忽视基础质量,就会使机器变形。安电缆管道的工人应当懂得,管子安错,一根电线穿不过去,
就会使整个机器不能转动。在房梁屋架上工作的人
一定要时时刻刻想到下面有机器,一不小心随便掉
下一块什么东西,都会使机器受到损伤。人人都有责任爱护机器,保护机器,反对对待机器的粗暴行为。有人看到机器挺大,又结实,就随便往上面放东西,有时甚至把很重的东西都压在上边。任何人看见这种现象,都应当前去制止,告诉他们:“地基是有一定限度耐压力的,机器的架子、辊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负荷量的。把别的东西放在上边,就会使机器走形,给生产带来损失。”苏联专家说:“我们大家作这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生产,生产就得使用机器,我们必须保护机器。”“在苏联,每一个人对机器都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土木建筑、金属结构单位如要在机器设备上空工作,一定要主动地在前一天通知机械安装部门用布把机器盖住,以免掉下灰尘。”
爱机器,从何爱起呢?首先要使人们了解爱护机器的重要性,请有技术的人给大家讲解机器,了解机器的构造性能。要特别注意从思想上纠正一些不合实际的看法,如有人只注意到机器的“大”,认为把机器放在基础上就够了。其实“大”只是机器的体型。机器的另一面是精巧,像电气设备、滚珠轴承等,看起来不大,但对机器生产却有决定的意义,必须加倍爱护。有人看到机器安装好了,就忽视了备品,甚至对备品不加爱护。一位苏联专家说,
“备品是国家的金子”,缺少了它,就会给生产带来损失。有人只注意机器庞大的主体,没有注意爱护零件,以为机器零件没有什么。苏联专家却反复告诉我们:“一件最普通的零件或工具的价值,要比一块手表的价钱大得多。”用珍爱自己手表的心情去对待机器的各个部分,就可以作好爱护机器的工作。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多向苏联专家学习,千万不要自以为“这是小问题,没有什么”。苏联专家说得对: “不要以为问题‘小’就不来问我,‘小问题’可
以发展成机器的致命伤。”譬如机器的预装配本来是件好事。但有个地方由于没有经验,只注意了装配机器,没有分配一些徒工用蓬布盖住已经清洗的设备,也忽视了及时擦油,后来只得重新清洗和安装。
苏联专家建议的组织机械安装的方法,也贯串了启发工人自觉的热爱机器的精神。他建议在机器安装工程开始前,先作好机械设备的平面布置图,按不同的机器设备分成若干施工工段,而不要采用一拥而上的安装办法。要把每一施工的班组都固定在一定的工作区,安装的工人也要固定下来,不随便流动,工作量减少时,抽人不抽班,使班的工作一直坚持到把机器交给生产部门为止。苏联专家说:“这样的组织方法,可以使工人熟悉机器,天天研究机器,让工人睡觉时都想着机器。”固定工作区,实行班、组、人的责任制是一个好办法,它可以使工人们更好地爱护机器,保证安装成功。
安装机器是为了生产。生产的领导者和工人们是机器的最后的主人。大型轧钢厂和无缝钢管厂都在很早以前组织了生产机构,选拔了一批工人和技术人员,同基本建设人员在一起进行建厂的工作。鞍钢派往苏联无缝厂学习的技术工人已经学成回来,正在展开训练工作。生产人员必须同机器建立最亲密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认真了解机器,学习图纸,学会检修,调整轴承,调整自动装置、润滑、水压系统的操作。因为,机器验收完毕后,技术操作就成了最后决定机器命运的关键。操作和管理人员掌握了设备性能和操作规律,就有可能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缩短开工时生产废品的时间,使机器在开工时能够贡献出极高的生产量。
爱护机器,必须坚决反对无人负责现象并须建立责任制。斯大林同志说:“什么是无人负责现象呢?无人负责现象就是对所担负的工作以及对机器、机架和工具不负任何责任。在无人负责现象盛行时,当然谈不到什么真正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爱惜机器,爱惜机架,爱惜工具的。”鞍钢建设的事实同样证明,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苏联专家热爱机器的精神,反对无人负责现象。我们把人们爱护机器的热情同建立责任制的具体组织工作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作到有如斯大林同志所说的,“爱惜机器,爱惜机架,爱惜工具”。


查看完整版本: [-- 热爱机器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