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看清大局更图强——洛阳石化总厂发展之路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08月 -> 看清大局更图强——洛阳石化总厂发展之路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李而亮戴鹏 1994-08-31 00:00

看清大局更图强——洛阳石化总厂发展之路

第1版(要闻)
专栏: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系列报道

  看清大局更图强
——洛阳石化总厂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李而亮戴鹏
1994年元旦前夕,我国最大单系列年加工500万吨原油装置,在黄河之滨的洛阳石化总厂(前身为洛阳炼油厂)通过国家验收。欢庆的鞭炮鼓乐声中,前来参加盛典的各界人士注意到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数字:
——企业从1978年元旦破土动工,到1993年12月29日通过国家验收,经历了16年时间,创下了大型项目建设周期跨度之最。
——工程截至验收之际,国家累计投资14亿元,而企业实现利税已达21.15亿元,创造了提前收回国家投资的奇迹。
中国石化总公司总经理盛华仁指出,洛阳石化工程16年来几次下马、停产。如果不是他们自找苦吃,自加压力,知难而上,我们就不会看到今天的洛化。
艰难的创业历程锤炼出洛化人的特殊性格:不等不靠,眼睛向内。在困难面前自我加压,不向国家讨价还价
16年来,洛化在艰苦的创业中锤炼出自身的企业精神,即:自加压力、自找苦吃、自强不息的“三自”精神。洛化党委把其阐述为:绝处求生存,逆境求发展的拚搏精神;爱洛化、爱岗位、公而忘私的敬业精神;高标准、严要求、争上游、创一流的竞争创新意识;顾全大局、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今年,刚刚通过验收的洛化,就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税制改革,洛化上缴的税金提高了一倍,加上财务体制改革,银行利息打入成本,导致今年1—4月企业亏损达1.9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叫苦连天。在采访中,我们听到的是这样的理解:税制改革,国家多拿了,企业的贡献大了,符合人民愿望。我们是国有大型企业,国家投资建设企业,就是要让我们为国家多作贡献,否则,花那么多钱建企业干什么呢?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向国家讨价还价。
不等不靠,自己解放自己,正是洛化人从逆境中锤炼出来的特殊性格。
80年代初,在洛化炼油装置建设已经大部就位的节骨眼上,国家因财力不支,通知工程缓建。不愿坐等“重新上马”吃闲饭的洛化建设者,硬是凭着国家每年拨出的少量维护费,苦战35个月,形成了100万吨的生产能力,让国家投资1.3亿元而闲置的设备炼出油来。
此后,洛化本可以过上自己的“小康”日子。但倔强的洛化人硬是自加压力,把目标定在国家当初设定的500万吨加工能力的目标上。他们通过边生产、边建设,滚动发展,终于使500万吨炼油装置投入运转,为国家贡献了一个特大型炼油厂。
今年,面对税收增加造成的困难,洛化的对策依然是:自加压力,向内使劲上。
——加快剥离富余人员步伐,开辟经济新战场。目前已剥离出2300人,占总人数的25%。并采取了“先挖渠后放水”的办法,使剥离人员很快能“另立门户”。不仅减少年工资1610万元,而且年创利税800万元。
——加大技术进步力度,深入挖潜。炼油技术进步和效益如何,轻质油收率是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在这方面,洛化已居全国之冠,达8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轻质油收率多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年多创效益360万元。仅这一项每年为国家多创效益上亿元。
——节能降耗,修旧利废。洛化称之为“拣芝麻”,即大力开展在岗位上群众性的节俭活动,从一滴水、一滴油卡起。今年,在生产量加大、用水量增加的情况下,1—5月全厂用水却比去年同期节约了15.4万吨。尽管生产成本提高,今年每吨原油加工费却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5元。
——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市场变化,集中力量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扭转部分产品滞销的局面。今年上半年炼油达11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50万吨。
依靠这些有力的挖潜增效措施,洛化在税制改革的攻坚中,克服重重困难,5月份终于以盈利6000万元扭转了亏损,预计到9月份可以全部弥补亏损,全年可以实现利税5.9亿元,比去年增加2亿多元。除去应上缴的税金,企业还可盈利4000多万元。
特殊的历史境遇,炼就了洛化适应市场经济的眼光和生存能力。今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关键时刻,“三自精神”依然是洛化人迎接新挑战的“法宝”
从始建就没有得到计划经济更多“关照”的洛化,较早就被逼向市场中求生存。特殊的境遇,使他们悟出,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只有自强不息敢弄潮,才能赢得机遇快发展。
进入90年代,洛化通过不懈奋斗,使我国第一套500万吨单系列炼油装置形成规模。可正值此时,恰逢我国石油产量徘徊不前,现有的炼油厂都吃不饱,洛化作为没有“粮本”的新生儿,就更难保证计划分配了。从1989年至1993年间,每年只有六七十万吨的计划,最低的年份仅有57万吨。洛化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给多少,炼多少,完成任务守好摊”,不是洛化人的性格。为了尽可能让企业发挥最大效益,给国家多作贡献,他们一方面努力拓宽原油采购渠道,四处找米下锅,把别的企业不要的重油、渣油、蜡油、落地油拿来加工,使原油加工量年保持在150万吨左右。几年累计从市场自找原油419万吨,为国家多创了6亿多元的利税;另一方面,洛化则是在加工中实行“滴油淘金”。他们围绕“短流程、深加工、低消耗、高效益”的优化生产方案,先后组织了240多项技术攻关,实施133项技术改造,把每一滴油吃光榨尽。除提高轻质油收率外,催化剂是炼油的关键材料,每吨上万元,占成本的30%。因此,技术人员把降低催化剂用量当作大课题不断攻关,使吨油催化剂耗量由1984年3.9千克,降到了去年只有0.67千克,每年为国家节约490万元。
经过几年当“饿汉”的摔打,洛化形成了“面向市场,搞活两头”的灵活经营机制。即依靠市场抓住原油来源和成品油的销售这两个关键环节,搞活企业。原油来源一头,光来料加工伙伴单位就发展到100多个,保证了自找油数量逐年增加;销售这一头,先后在中南、西南建立了6个联营公司,20多个加油站,形成了面向全国的销售网络。
可是,国家今年5月1日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却对洛化的“搞活两头”机制带来了直接冲击。这项改革是国家今年推出的重大改革措施之一。中心内容是加强对原油、成品油生产、流通的宏观管理,搞好原油加工资源和成品油的合理配置。改革后的原油供应一律纳入国家分配计划;成品油销售实行国家导向配置。由此,“两头”基本管住了。
有人认为,这项改革是计划经济的“复归”。但洛化领导者却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这是向更高层次市场经济迈进的改革。国家强化宏观管理,理顺油品价格,整顿流通秩序,减少流通环节,正是建立有序、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记者住在洛化招待所,一个最明显的反差是,过去油商盈门,现在门可罗雀。说明洛化对执行中央的决策是坚决的。主管生产的曾副厂长心情复杂地对我们说:从目前来讲,我们的损失的确不少。但从长远来看,从国家利益来衡量,必须要管好石油流通体制。如果任凭过去那种无政府式的石油市场泛滥,不仅会减少国家效益,也会导致腐败现象,最后受害的还是我们国有企业。
面对流通体制改革带来的冲击,洛化人还是那句话:服从大局,自己闯路。他们针对形势变化作出了重大调整:“优化炼油生产,加快化工发展。”
国家严格了原油分配,今年计划仅193万吨,如何能满足500万吨的炼油加工能力?洛化正在实施一项以“被动要”到变“主动争”的大胆决策:“北油东调,中原油西行”。这个规划的前提是要洛化投资数亿元,修一条从东营到临沂长达180公里的输油管道,实现“北油东去”。以“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代价,优化原油输送配置,争取将中原油田的原油全部输到洛化。
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则是洛化人前几年从自找原油的艰辛中,已经作出的决策。为了提高原油的加工增值,就在500万吨炼油装置加紧建设的同时,他们制定了“五年见雏形,十年成基地”的我国大型石化基地建设规划。去年,随着年产6万吨聚丙烯厂和年产3000吨的双向拉伸薄膜厂的相继投产,使“五年见雏形”提前了2年实现。同时,以原油加工为依托的20万吨化纤工程已得到国家计委正式立项,目前进入紧张准备阶段。针对流通体制改革给炼油带来的制约,尽快实现从单一炼油到油、化、纤一体化发展,洛化决策者最近决定把建成化纤工程的工期整整提前两年。
要实现这个重大调整和宏大规划,洛化人除了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准备吃更多的苦外,别无其它捷径。
企业以生产为本,生产以人为本。一手抓炼油,一手抓炼人,共同铺就了洛化的辉煌之路
在洛化采访,我们深切感受到:“三自”精神已经成为融化在全厂干部职工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工作中的共同信念,成为工人阶级优秀品质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品,是洛化8000多职工的凝聚力所在。
一手抓炼油,一手抓“炼人”,使“三自”精神具体化,形象化,正是洛化创业史上一曲和谐的主旋律。
1989年10月,全国500家贡献最大、效益最好的企业评比揭晓,洛化名列126位,全厂为之振奋。厂长王安顺却在全厂大会上泼了“冷水”,他说:“这个名次是全厂职工努力拚搏的成绩,又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像我们这么个利润才1亿多元的企业就能排在前列,说明我们国家穷、底子薄,说明我们给予国家的贡献还太少。”
干部职工从中掂出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成功之际,又添上了新的压力。
一次,厂区出现意外停电,装置进料切断。职工立即投入抢修,仅用一小时便恢复了生产,这在全国同行业中是罕见的。但厂领导没有过多地表扬,而是算了一笔帐:我们这样一个大企业,一天产值200多万元,利税70多万元,早修好一分钟,就能为国家多创产值1400元。能不能再快点?
于是,全厂职工纷纷在自己岗位上找差距、定措施、挖潜力,为了争抢“快一点”、“省一点”。
石化工业是流程工业,主要实行目标管理。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密集的管道和仪表。所以,很难弄懂管理工作上的门道。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洛化发生的许多故事里,体会到他们所培养的“从严、过细、求实、高效”的企业作风。
去年11月9日,操作工不慎将一块仅9平方厘米大小的抹布掉进已经装好的航空煤油罐车里。这个罐车装油45吨,抹布掉下去不到3分钟就捞出来了,能有多少脏物留在里面呢?可洛化职工自有其思维方式:汽车油里有脏物,顶多打不着火。可飞机油里有脏物,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们倒罐过滤,重新化验,直到绝对放心了才出厂。
采访中,我们和厂长王安顺探讨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他的见解是:按照客观规律、先进的标准配置生产力要素,形成最合理、最大程度把人的潜能、责任心调动发挥出来的机制。
党委副书记贾宝顺则认为:企业以生产为本,生产以人为本,人又以思想为本。结论是抓生产从抓思想入手。
两个领导看问题的着眼点不一样,但实质却是一样的,那就是企业最大的潜力在于人。
从创业开始,洛化围绕生产建设,一年一个主旋律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主人翁意识的教育。今年初,在洛化已经取得辉煌业绩的时候,洛化确定的思想工作主旋律是:围绕加快化纤工程建设的艰苦创业再教育。
洛化配合“主旋律”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的篇幅里,难以一一介绍。因为其效果已经充分体现在全厂8000多干部职工迎接改革攻坚时,那种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中。
站在洛化厂区雄伟的现代化炼油装置前,令人感慨不尽:一个当时计划经济的“弃儿”,会成长为国家特大型企业;一个常年吃不饱肚子的“饿汉”,会以利税平均每年增长26%的速度,奇迹般成为全国知名的利税大户。现在,洛化已经跃上全国最有贡献百强企业的63位。按照洛化的规划,1998年20万吨化纤工程竣工后,将以年产值100亿、利税20亿的规模,成为崛起在我国中部的特大型石油化工城。
从企业艰难的昨天、奋进的今天到辉煌的明天,厂长王安顺满怀激情地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说千道万,关键是自己争气。这方面,“三自”精神永远是我们的“传家宝”。


查看完整版本: [-- 看清大局更图强——洛阳石化总厂发展之路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