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唐山:重振雄风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09月 -> 唐山:重振雄风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何伟 1994-09-30 00:00

唐山:重振雄风

第4版(国庆专页)
专栏:

  唐山:重振雄风
本报记者何伟
巨祸奇劫的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18个春秋。在共和国45岁生日的庆典之际,我们再次把深深的关切投向这方不屈不挠的热土。
    横空出世:社会主义制度的威力
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使你很难相信18年前发生过的那场灾难。唯有市中心高耸的抗震纪念碑铭刻着那黑色的瞬间:一道蓝光闪过,“本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的惨剧降临唐山,使百万人口的百年老城顷刻夷为平地,化为碎片,24万人丧生,16万人重伤。国外舆论哀叹:唐山已经从地球上被抹掉了。
今天我们走出唐山地震纪念馆,登上新城制高点凤凰山顶,很难寻到地震巨魔遗留的伤口。
让我们随意逛逛这座共和国中最年轻的城市。比震前扩大1/3的唐山新市区,绿荫街巷纵横交错,城市雕塑随处可见。犹如飘带的陡河由北向南,河东厂房鳞次栉比,河西生活区繁荣华贵。绿树丛中掩映着楼群和青砖红瓦房,宾馆、商厦、医院、剧场点缀其间。全部楼房按照抗震烈度8度标准兴建。
新唐山具有一系列现代城市的特征。城市布局合理,功能分明。幼儿入托不远,小孩上学很少过马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第一座供截瘫人使用的无障碍住所诞生在这里。全市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绿地3.3平方米,居全国大中城市先进之列。
“因成功地解决了震后百万灾民的入住问题,并辅以科学的城市管理”,唐山荣膺“为人类居住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联合国大奖。
唐山1986年被国家列入京津唐一级经济区,1992年在全国54个超百亿元的城市中位居第23。
18年来,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1倍,职工生活费收入增长7倍,唐山上交国家利税近300亿元,相当于为国家赚回了6个唐山。
“唐山之所以没有从地球上被抹掉,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唐山人的肺腑之言。
群众不会忘记,那是震后的第一个重阳节,邓小平同志悄然来到唐山,详细观看了城市的重建模型后指出:“房子周围可以搞绿化,商业网点少了,电影院也不够,现代化城市要很干净、整齐、节省。”
唐山的新崛起,凝聚多少人的爱,沐浴多少新中国的恩泽,又体味多少社会主义的温情,实在难以用数字表达。
    “换脑”工程:唐山新崛起的基石
唐山新崛起历经两个阶段:十年复建,十年发展。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制度,唐山奇迹般完成了复建。而发展阶段则复杂得多。其间正值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嬗变,唐山必须面临由依靠“大家庭”为主转向自力更生为主的现实。思想深处的“大地震”的冲击,不亚于自然灾害。
唐山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城市,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加之特殊的经历,难免染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适应症”:发展市场经济怕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兴办“三资”企业怕引进资本主义,发展私营经济怕动摇公有制基础,搞股份制怕形成私有化。
从失落的梦中惊醒的唐山,要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大厦,必须从清理旧观念入手。
我们翻阅市发红头文件,发现主题最多的是解放思想。与市领导交谈,感触最深的是更新观念。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如一夜春风,给展翅的唐山注入腾飞的动力。以首批进入“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为契机,唐山拉开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以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帷幕。今年改革进入攻坚阶段,38家国有企业、300家乡镇企业竞相实现了股份制。尤其在企业家队伍改革方面,探出“东风第一枝”。唐山的“高招”有三:一、任用厂长经理,打破6种界限(即部门、所有制、身份、地域、资历、年龄)。二、市委市政府对市直企业只管“两个一”(即“一把手”和一个目标方案),并实行职务效益工资。三、建立企业家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如果说,唐山十年恢复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那么,在建立十年振兴的伟业中,靠的却是解放思想换来的新的社会主义观。
    “龙头工程”:重振雄风的深切呼唤
重振唐山雄风,不能没有出海口。
年初,唐山市委市政府将港口建设列为“龙头工程”。今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京唐港,水泥码头入海,铁臂巨吊刺天。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人迹罕至的滩涂。1989年,京唐港奠基,1991年铺通坨港铁路,1992年实现简易通航。
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港口原名唐山港。建设中,资金遇上红灯。“特别能战斗”的唐山人主动与北京联袂,引进资金,引进知名度。北京高兴地说: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出海口。港口更名为京唐港。在这二市一港的创举背后,透射出的不正是唐山人开放的气魄么。去年建成的两个1.5万吨的泊位,形成120万吨年吞吐能力并开通国际航线,今年新添两个泊位,形成290万吨能力,至明年,8个泊位竣工,将形成660万吨能力。
龙头昂起,腹地随动。首先是44平方公里的海港开发区。在短短的日子里,他们开通了微波通讯、完成77公里坨港铁路与京山线的接轨,已见雏形的外贸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像热情的唐山人展开的双臂,迎候着海内外宾朋。
据统计,到1993年,唐山国民生产总值已接近翻两番的目标。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批准三资企业426家,所辖10个县市的外贸出口全部超亿元。人均收入也以10%以上速度提高。
然而,唐山人不满足已有的成就。市委市政府提出负重攀登,确保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翻三番半,使唐山成为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


查看完整版本: [-- 唐山:重振雄风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