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要用辩证法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建工作 --]

人民日报1946-2003在线全文检索 - 论坛 -> 1994年09月 -> 要用辩证法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建工作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王修智 1994-09-30 00:00

要用辩证法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建工作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四中全会决定

  要用辩证法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建工作
王修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我们全党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
    辩证地看待市场经济对党建工作的影响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也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是主要的,它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按照这一规律办事,有利于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树立实事求是、务实求实、讲实际、重实效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华而不实的不良倾向。(2)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交易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按劳分配制度,具有很强的竞争性。这有利于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保持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拚搏的精神,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作风。(3)市场竞争的公开性、公平性,有利于增强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民主意识,克服“一言堂”等错误做法。(4)市场体系的统一性、开放性,有利于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克服封闭保守思想,增强开放意识,学习借鉴外地外国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经验、工作经验。(5)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靠法律法规规范各种市场行为,规定市场主体的责权利,判断是非,处理纠纷,这有利于增强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克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错误行为。(6)市场经济要求改变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传统做法,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有利于真正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减少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产生的机会。
但市场经济也存在着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容易引起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某些变化,滋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倾向。(2)市场活动的特点之一是横向联系,具有较强的自发性、分散性。这就容易淡化全局观念、组织观念,产生分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3)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点,社会丑恶现象易于传播蔓延。同时增加了人口的流动,给党员的管理带来困难。
总之,市场经济给党建工作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反应迟钝,麻木不仁,茫然不知所措;或只看积极影响,不看负面效应,盲目乐观;或过分夸大负面效应,对搞好党建工作缺乏信心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态度应是,正确分析市场经济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趋利避害,扬长补短,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
    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要落实四中全会《决定》,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我认为,还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
在改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切莫忘记“党要管党”。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两项最重要的任务,一是把经济建设搞好,一是把共产党建设好。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厦中,这是两根最关键的支柱,缺一不可。如果出现“一根硬一根软”的状况,大厦就会倾斜。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呢?一是要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搞好经济建设,需要共产党搞好自身建设,实行坚强而正确的领导;而只有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建设才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富有成效,党才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因此,党委应当围绕经济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建设。主要抓好:(1)研究制订经济发展战略及重大方针政策;(2)协调人大、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形成经济建设的强大合力;(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4)加强政法工作领导,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5)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配好干部;(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委把这些事情抓好了,实际上就是既加强了经济建设,又加强了党的建设。
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片面强调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委就包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甚至以亲自跑项目、筹资金的多少来衡量党委对经济的重视程度。这样做,不利于调动政府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企事业单位的创造性,不利于党委腾出更多的精力抓党的建设。另一种是脱离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党的建设上另搞一套,或者以党的建设挤经济建设。这样做,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党的建设也是不可能搞好的。
需要指出的是,坚持“党要管党”,加强党建工作,必须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的规律。现在一些党组织对研究经济花的气力比较大,这是对的;但对党建则研究得很不够,有关党建的工作,多数是照抄照转,“等因奉此”,缺乏创造性。这种状况是达不到“党要管党”要求的。
(二)正确处理“搞活经济”与“从严治党”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就是经济逐步搞活的过程。有人认为,经济搞活了,经营自主权多了,经营范围宽了,就意味着党的纪律可以放松,党员条件可以放宽。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造成这种误解,从理论上分析,就是混淆了经济与政治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与政治有联系,但经济不等于政治。与上述观点相反,我认为越是搞活经济,越要坚持高标准从严治党。这既是抵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也是保证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实现搞活经济与从严治党的统一,不仅理论上讲得通,而且在实践上也能办得到。回顾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处于敌人的四面包围之中,既有武力的威胁,又有物质的引诱和思想的腐蚀。在那样的环境中,我们党何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了敌人,赢得了人民?除了路线正确之外,就是坚持从严治党。大多数共产党人,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保持了革命的本色。近几年,全国各地有许多单位经济发展很快,搞得很活,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搞得也很好,并没有“卫星上天,红旗落地”。许多共产党员既是发展经济的模范,又是廉洁奉公的表率,并没有变得“物质富有、精神贫乏”。
古人说:“欲取其中,必求其上,欲取其上,必求上上。”治党标准降低了,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现在有些单位之所以组织不像组织,党员不像党员,往往失之于管理过松。对有问题的党员,往往强调客观原因,“情有可原”;对违纪党员的处理,往往心慈手软,搞“下不为例”;对集体存在的问题,则常常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原谅自己。看来,不坚持“严”字当头是建设不好党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从严治党,有这样几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这一性质不能变。第二、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不能变。第三、“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一组织纪律不能变。第四、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制度不能变。第五、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不能变。第六、“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基层组织建设的原则不能变。这六条原则,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千万动摇不得。
(三)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精良、组织严密的党员队伍。
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带领人民群众前进,起码应当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一条顺应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合乎人民群众心愿的正确路线;二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三是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精良、组织严密的党员队伍。基层不少地方,不仅党员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匀,年龄老化、文化低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的基层单位多年不发展党员,有的单位的党员常年不开展活动,被宗族、宗教或其他势力左右了局势。为此,必须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积极壮大党员队伍。
首先,积极慎重地发展新党员。质量寓于数量之中,没有数量便没有质量。就农村而言,党员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至少应在5%,就是说每个党员联系19名群众,约联系4户。在积极发展党员的同时,还要防止生产一线的党员过多“上浮”。
其次,注重提高党员素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现在应主要看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看经济建设中的态度和本领。对那些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热心参与改革开放的人,懂经营会管理有致富本领的人,要积极加以培养,创造条件,吸收他们入党。对现有的党员,要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培训、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训,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更多地汇集到党内来。
第三,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哪里有人群,哪里就应有党员,就应有党的组织在活动。千万防止党的组织“线断、网破、人散”。只有党的基层组织健全了,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她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坚决落实,用改革的精神切实搞好党的建设,使我们党更加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活力。


查看完整版本: [-- 要用辩证法指导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建工作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