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阅读
  • 0回复

探寻解困路——农用生产资料问题调查与思考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02
第2版(经济)
专栏:

  探寻解困路
——农用生产资料问题调查与思考之三
本报记者江夏周泓洋
农用工业危机!是任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沉浮漂泊、自生自灭,还是在改革中想方设法激发其活力,使它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这已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农用工业的危机折射着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不改变农业的现状,就不可能有农用工业的兴旺发达。
农用工业的最大用户是农民,农业经营规模太小,剩余劳力多,效益较低的现状使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市场化无法一步到位。农用工业不景气的背后是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
对农用工业来说,最致命的打击莫过于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又是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低。化肥企业为了调整产品结构,曾对一批小化肥进行技术改造,把小碳氨改造成小尿素,后者的有效含量是前者的3倍左右。但是他们发现,在用肥高峰时,一些地方碳氨卖得比尿素好,农民宁愿费工费时使用相对便宜的“气肥”,也不买省工省时但价格高出两三倍的尿素,因为在不少欠发达地区人工是不计入成本的。
一说到农业机械化的不被重视,农机部门的同志便很动感情:“不使用先进的机械装备,农民怎么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业怎么能实现现代化?”道理固然正确,殊不知实际上不是农机化的滞后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是由于农村结构调整迟缓,二、三产业不发达,众多富余劳动力转移无门,只能滞留在分割细碎的土地上,反过来拖了农业机械化的后腿。这说明,只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才能创造出对农用工业品更强劲的需求,而农业和农村经济要跃上新台阶,也离不开农用工业的同步发展。
脆弱的农用工业,在至今仍扭曲着的价格体系中承担支农任务,完全靠自身的力量难以生存下去,有识之士呼吁国家对其予以扶持。
过去,国家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低价格而长期压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以此为发展重工业积累资金,农业和农用工业因而成了一对先天不足的连体弱质儿,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且他们面对着长期被扭曲至今还未完全理顺的价格体系。在稀缺的土地资源上产出的农产品价格反而低;同样的齿轮、活塞和泵,用在农用品和工业品上身价能相差40%左右。拿农用轮胎来说,用料3倍于普通轮胎,价格却只能卖到后者的一半,难怪企业不愿接这样的活儿。
事实上,农用工业企业还承担了一部分过去由国家承担的支农任务。去年1—10月,农用化工产品产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5%,而其他化工产品同期则增长了10.4%,由于农用化工产品的影响,全国化工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只增长了1.7%;农机行业也是靠着内燃机、内燃机配件、农用运输车以及工程机械补亏的。农机公司的经理实实在在地说,现在我们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宽,很多业务都可以开展。我销售钢材或机床,可以赚钱,但销售农机就得赔钱,如果国家不给政策,我们也不干这个了。是啊,有什么理由让一个企业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专做赔本的买卖呢?
由于农业的基本特点以及历史的原因,农用工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是高效益的行业,如果没有国家产业政策在价格、税收、贷款等方面一定的倾斜,这个行业将很难生存下去。
农用工业企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仅机械部系统的农机企业就已拥有205亿元的固定资产,化肥行业的17套先进的大化肥装置更是花费巨额外汇引进的。国家用很长时间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起的农资产业,如果任其垮掉,一大批专用设备、技术和人才如果任其闲置、流失,今后再想重新恢复势将付出无法估量的代价,而且会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农用工业部门的领导以及关注这项事业的人们万分焦急,多方奔走呼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用工业则是基础的基础,国家重视农业,就应当同样地重视农用工业,特别是在新旧体制的转换中应根据国情、国力给予其必要的扶持。
国家扶持不是旧体制复归,要遵循市场法则,不扭曲价格信号,不保护落后,促成新机制建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农用工业的保护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而是要根据市场需要实施宏观调控,在不扭曲价格信号的前提下,增加对农用工业的投资,加速其技术改造,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农用工业品市场供求预测和产品质量的检验监督,一方面保护农民的利益,一方面使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经营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并促进新机制的形成。
市场经济也给农资企业的调整和改革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企业除了参与竞争,别无选择。
农资公司的同志自己也不讳言这一点。因为长时间吃计划饭、政策饭,并且独家经营,所以对市场形势的变化、多渠道经营的局面感到不适应,但是等下去、看下去的结果只能是在竞争中被淘汰。垄断必须打破,多渠道少环节的大方向不可逆转。
农机行业应抓住时机调整结构,帮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与相近的行业相融通,兼产或合作生产工艺近似的产品,扩大服务领域,提高企业效益,保存、发展农机产品的生产能力。
农用化工企业则应打破部门分割,用经济办法把生产、经营和农技推广部门联合起来,开展化肥产、供、销、用的一条龙服务。
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经营企业都在调整战略,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寻找自己的位置。但是有几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据说现在原材料、能源等不少上游产品的价格还没涨到位,可农资企业已经快被压趴下了,农民已经用“不买”来抗议;如果明年上游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农资企业承受得了吗?农民承受得了吗?农民继续减少对农资产品的购买和投入,农业会怎样?
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