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朱特基赫和亚历山得罗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8-26
第4版()
专栏:

朱特基赫和亚历山得罗夫
本报驻莫斯科特派记者 李何
在红岗毛织联合工厂,我遇见了苏联只出产优等质量产品竞赛首创人朱特基赫同志。他已经当了三十一年工人。
朱特基赫的创举,对于我们不是生疏的。事情回到四年前。这位出生于纺织工人家庭,从工厂的打杂学徒做起的工人,当时当了织布车间的一个副领班(就是生产组组长),同时被选为莫斯科市苏维埃代表。当时市苏维埃面对着工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问题。朱特基赫在自己的笔记上写道:“今天关于产品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有决定意义的了。废品应该从不愉快却不可避免的现象变为不可允许的现象。我们的人们需要最好的东西,因此不仅同废品,而且同二等品、三等品,都不能调和。”为了知道红岗工厂产品销售的情形,他到商店去调查。他观察到购买者喜欢上等布。他从店员口中知道好布一下子就销光,而次布很久卖不出去。他从购买者的意见簿上也证实人民要求优等产品。因此他动员和组织自己生产组为只出产优等产品而斗争。这个创举很快发展成了全苏联的竞赛。
朱特基赫现在不放松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注意。他说,只出产优等质量产品的竞赛一年年深入了。以红岗工厂为例,一九四九年竞赛开始时,优等产品占百分之七十五,过了一年提高了百分之十,现在占百分之九十二·五。他认为,保证出产优等质量产品的关键,一方面是经常向工人解释,最要紧的是向生产组里的工人解释,提高工人的觉悟水平,另一方面是经过教育网,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他说,苏联的工业企业彼此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介绍新的经验,不把经验据为自己的,所以社会主义竞赛的内容不断地丰富着。
朱特基赫现在是技术领班,负责保护二百台织布机。我请教了他对于劳动报社论上一段话的意见。这段话说,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评了过去领导竞赛中形式主义的缺点,指出了鼓励工人对车床、设备负责,进行“社会主义保护”,是不对的,因为这使群众的注意力离开了竞赛的基本任务,而使理应负责的领导人减低了责任心。朱特基赫也认为,过去鼓励工人对自己的车床负责保护的作法是不对的。因为这样造成了车间主任、领班放弃责任,使工人的力量分散;而且机器本来有专人负责(例如他向车间主任负责二百台车床),如果工人也负责,反而弄乱了专人负责制。他说:“设备的保护应由一个专人而不是由一百个人负责,那样反而难办。”
朱特基赫所在的织布厂,是红岗毛织联合工厂中掌握优胜流动红旗的生产单位(联合工厂包括纺纱厂、织布厂、整理厂)。织布厂有两个车间——准备车间、织布车间和产品检查处。织布车间是最先进的。我和这个车间的主任亚历山得罗夫同志谈了话。
亚历山得罗夫首先谈了他怎样当车间主任。
织布车间有三个工房。亚历山得罗夫每天上午八点半钟上班。有时由于工作需要,早到一些。他走到第一工房,那里织造女西装毛布。看看车床,和工人、副领班谈谈,了解车床、经线等等情况。就地能解决的问题当时就解决了。接着走到第二工房,那里织造哔叽呢。同样和工人、副领班谈谈。把就地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在本子上,以便随后解决。接着路过准备车间,了解那里纱的情况,纱够不够两三天用。接着走到第三工房,那里有一间完全改装了自动织布机。同样了解一下情况。然后走到产品检查处,询问检查员产品的质量如何,记下那些车床出了次货。最后走到织布厂的调度室,那里有统计员提供各种生产情况的材料,如像工人出勤率、一昼夜产量、品种、质量。这样巡视一遍,平均花两个钟头,对于当天车间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好布置工作。
亚历山得罗夫回到办公室后,首先解决在车床旁边不能解决的问题。召来有关的人员商量。如果和机器有关,就找在一起办公的技术领班来共同研究出原因和处理的办法。如果短缺某种材料或东西,就打电话给工厂供给科,或者直接找本厂主任。
亚历山得罗夫经常要和许多工人、副领班、领班谈话。有时把整个生产组的人都召集来谈谈,指出缺点和改进的办法,每次谈话最多不超过十五分钟。此外,还组织工人会议,利用工人吃午饭时候,一边向工人谈生产问题、竞赛总结,以至国际形势。会议多半在白天进行。因为工厂分三班工作,工人们一周值日班另一周值夜班,都可以轮流参加。但必要时夜班也举行工人会议。
亚历山得罗夫在每天下午一点钟以后开始处理本车间工人们的申请条子。他还注意工人们是否经常上课,技术和文化学习进行得怎样,技术安全情形如何,那些合理化建议实现了。厂长、总工程师、厂主任时常找他去询问车间情况。作为车间主任,他对于全车间和全车间工人的各方面都要熟悉。
亚历山得罗夫根据上级给他的生产计划,制订一月、一旬和一天的生产计划,包括产量、优等品、工人数目各个方面(织布车间从月初,准备车间从上月二十三日开始一个月计划)。生产计划每十天总结一次。织布厂有统计科,它根据工人的记名账总结每个工人和生产组的成绩。亚历山得罗夫从总结上发现这十天有什么缺点时,后十天就注意纠正这些缺点。织布厂两个车间百分之九十四到九十七的工人每旬都完成或超过生产计划,只有极少数不熟练的新手没有完成计划。亚历山得罗夫在每月三十日、一日、二日特别忙,因为要总结计划完成的情形,要提供会计科计算工人工资的明细表。
亚历山得罗夫其次谈了车间的专人负责制。
厂长向我介绍过:红岗联合工厂有厂长、第一副厂长也就是总工程师、管理经济的第二副厂长,以下是纺纱、织布、整理等厂主任、车间主任、领班、副领班等等。亚历山得罗夫叙述了车间的行政系统。织布车间的行政系统是这样的:车间主任——工作班领班(织布车间三个工房,日夜分三班工作,有九个领班)——副领班(就是生产组组长)——工人。车间主任还领导技术领班长和技术领班,他们在白天工作。还有修理领班和钳工,受工厂总机械师而不受车间主任领导,他们每季按照计划预修车床一次,三年大修车床一次。工房还有打杂的辅助工人,受工作班领班领导而不受副领班(生产组组长)领导。
车间主任负责完成车间生产总计划、品种计划、优等品计划、劳动生产率计划,负责设备、原料、技术安全。车间主任注意车间内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合拍,他有权调度本车间内的工人。在同样各方面,工作班领班负责一个工房,副领班负责一个生产组。技术领班负责技术方面,如像保证机器的正常开动、零件的供给,但不管行政。在这样的负责制度下,车间的生产秩序是有条不紊的。
车间非常注意技术安全。车间有技术安全规则。新进厂的工人或者调动到新岗位的工人,上工的第一天,就由工作班领班负责给予一次技术安全规则的教育。此外,全体工人每季要受一次技术安全教育。这种复习是为了使工人不忘记旧的和接受新的知识。对于技术安全设备的要求,订在集体合同上。如果发生事故,车间主任要签字负责。全工厂有一个专门的工程师,他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检查监督各车间的技术安全。
车间对于保证出产优等产品,也有一套制度。车间的产品检查处的检查员检查每一匹布,不放过任何缺点。发现次布时,领班和副领班一起研究原因,设法克服。通过检查员可以发现哪一个车床哪一个工人出产了次布。每天在每个工人的记名账上记上检查的结果。每周举行一次产品的社会检查,由行政、党、工会的负责人和先进工人检查。此外,为了预防次布的产生,还有在车间主任直接领导下的专门检查员,在织布机上用放大镜检查未成品。
朱特基赫同志和亚历山得罗夫同志的谈话,使我认识到,红岗联合工厂每天能制造一万三千人穿的优等毛布,不是偶然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