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阅读
  • 0回复

长辔远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01
第11版(体育)
专栏:体坛絮语

  长辔远驭
黑白子
近闻,中国围棋队体制改革的草案已经出台。这一动作与近年中国棋队成绩不佳密切相关。“穷则思变”是大多数改革的动因,但改革本身则需防止成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对围棋项目,这点尤其重要。
围棋与其它竞技项目根本区别在于育才期长,棋艺生涯长。一个棋手成才通常需要10年之久,如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棋手又能努力进取,棋艺可保持数十年不退,可能真正一辈子“以棋为生”。从更高的意义上讲,是为艺术献身。
围棋艺术博大精深,需要的正是一批这样的人。因此,围棋项目的体制改革目标应该是造就一个良性竞争环境,使棋手有一个基本上能潜心钻研棋艺、长期稳定的安身立命之所,而不只是有轰动效应的一两盘棋。
80年代中期,中国棋手以前所未有的胜利,使围棋艺术显示出巨大的魅力。胜利唤起热情,也潜伏着危险——胜负成为评判围棋艺术的唯一尺度。聂卫平九段不久前的谈话很值得注意。他说,他不同意中国围棋陷入“低谷”的说法。俞斌九段也认为,仅就棋艺而论,中国棋手在整体上是进步了。过去只要战胜一个日本超一流棋手,便会引起轰动,现在却不行。近年棋界受到众多批评,最重要的原因是尚无一人夺得世界冠军。在期望与现实之间,人们更容易从期望的角度去评价,而忽略后者。
毋庸讳言,中国围棋与日、韩相比,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拉大的可能,即使某位棋手在这一两年内有所突破,夺得某项世界大赛的冠军,也不足以使整个局面改观。高度的职业化已使围棋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使维持这项技艺水准的成本大大提高。中国棋界现在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当由市场来决定这门艺术的盛衰格局已成必然趋势时,如何使国手尽快找到新的立足点?如何避免让有才华的棋手未到而立之年便半途而废?
因此,棋界应以超越胜负的眼光看待现实的困难,冷静而积极地利用社会各种力量,不拘一格地“养兵于民”,从而走上厚积薄发的艺术发展常态之路,以达到寓绚丽于平淡之中的至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