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金心璀璨报春晖——访香港金心集团主席李金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4-29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金心璀璨报春晖
——访香港金心集团主席李金松
本报记者徐运平
80年代初,当一些对香港前途缺乏信心的人纷纷移民外国之时,一位投资者却在香港宣布,自己创办的第一家公司——金心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这位投资者就是香港金心集团董事局主席李金松先生。
立足香港面向国内
1982年,李金松先生在香港以经营化工、地产起家,业务逐渐走向多元化。1984年成立金心集团。90年代初由贸易转向实业。
十年来,李先生不断拚搏,终于创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王国”,跻身香港实业界百强之列。目前,集团下属的专业公司经营范围已拓展到通讯、仪表、金融、房地产、电子、机械、化工食品等行业,业务除东南亚、美国外,95%的投资在国内。李先生在北京、河北、河南、辽宁、福建、上海、江苏等8个省市拥有30多家合资企业。
李金松先生祖籍广东梅县,出生印尼,是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的后代。异国他乡的飘泊生活,父辈的言传身教,使他从小就对故国桑梓产生了深情的向往。1960年,15岁的李金松告别父母,心怀报国之志,只身踏上归国之途。如今,30多年过去了,李先生对祖国的一往情深仍是那般执著。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对在国内创办合资企业,李金松先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路和见解。他认为,合资企业是否成功,不完全取决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双方的真诚和缘分。内陆省、边远地区以及农村有着改革落后面貌更加强烈的紧迫感,更需要投资。正是循着这一思路,近年来,他把投资重点转移到内陆省份的许多贫困地区。他说,在那里可以“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在李先生创办的内陆省份的合资企业中,最大的一家要数河南项城县的周口金心味精企业有限公司。周口味精厂原来因生产技术落后,成本比国际市场销售价高得多。双方合资后,首期工程总投资980万美元,引进了美国、德国、日本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短短十个月,使该厂生产能力由年产4万吨提高到7万吨,成为世界单产量最大的味精厂。如今,该厂生产的“莲花牌”味精不仅享誉全国,而且继台湾“味丹”、日本“味之素”、法国“奥桑”之后跻身世界味精生产行业四强之列,年创利税近亿元,成为全国食品行业的利税“状元”。
接着,李金松先生又在项城增加投资,发展食品工业、饲料及印刷包装项目,计划在项城建立一个综合性食品加工基地,推动该县走向富裕。
风景这边独好
对于未来投资方向,李金松先生初衷不改,“抱定一条心,重点在国内”。他计划今后几年重点引进国外的高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国内产品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他要使自己的合资企业走出一条新路,在企业管理、人才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上均达到国际化标准。他说,合资企业一定要真正发挥“龙头”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国内其他企业的共同发展。去年以来,李先生展开了国内通讯方面的投资,与美国一家通讯公司合作,引进美国大哥大电话生产的最新高科技,在国内合资开发通信生产基地,以帮助国内能在短期内掌握生产制造技术。去年1月邮电部已对项目通过了技术鉴定,正式批准入网。
兴学助教造福桑梓
十年来,李金松先生在国内大展宏图、投资实业的同时,还时时不忘资助内地教育事业。去年4月,李先生为大连市“八一”托儿所捐款7万港元。今年以来,他继为云南民族艺术希望学校捐助近20万港元的资金与教学设施后,又在河南开封大学设立奖学基金会,每年为该校捐款10万人民币作为奖学金,出资推选一至二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去海外留学,学成回国服务。2月25日,李先生又为河南省“希望工程”慷慨解囊,为项城市中小学捐款40万人民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人至深的正是他那一颗报国的赤子之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