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8阅读
  • 0回复

苏中经济关系日益成长和巩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0-01
第4版()
专栏:

苏中经济关系日益成长和巩固
苏联
维·伊凡诺夫
普·米赫耶夫
今年夏天,在莫斯科举行会谈的结果,苏中两国签订了一个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协定。这个协定标志着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间友好关系发展的新阶段。它反映出两国政府不断加强苏中两国人民的兄弟般友谊并加倍努力为保卫世界和平而斗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苏中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发展的巩固基础在一九五○年二月十四日就奠定下来了。当时经过两国政府在莫斯科会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便从苏联购买工业和铁路装备的协定。
中国人民正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沿着建设新生活的道路前进,他们以忘我的劳动在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方面、在巩固独立方面、在团结中国各民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人民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和它的基础——工农联盟。土地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进行的最伟大的社会经济改造,土地改革的实现,意味着中国最反动的势力——地主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意味着数亿中国农民从残酷的封建剥削下解放出来,摆脱贫困和没有权利的地位。在约有四亿五千万农业人口的广大地区,土地已经归耕者所有。自从人民政权建立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不仅完全恢复了,而且超过了过去最高的水平。像棉花这一重要的工业作物的生产已增加为三倍。中国人民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是辉煌的。人民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已大大地超过了战前的水平。像钢轨、采矿设备、万能铣床和万能车床、变压器这些过去由外国输入的重要产品现在已能自己制造。作为人民民主制度的经济基础的国营经济成份已经发展和巩固了。一九五二年,国营工业企业的产品占全国工业产品总产量百分之六十强。
苏中两国广泛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对中国人民的成就起了重要的作用。互利的贸易、科学技术援助、在发展国民经济和培养干部方面的合作、生产经验的交流——这就是苏中两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兄弟联系的基本方针。苏联于一九五○年在优惠的条件下贷给中国以长期的贷款,以便中国从苏联获得恢复和新建工业企业的设备。一九五二年,苏联将中国长春铁路无偿地移交给中国。正如中国报纸所报道的,它是目前全国较好的一条铁路。苏联在中国恢复工业的事业中,通过设计和供应冶金、动力、采煤、化学、汽车、纺织及其他工业企业的设备来对中国作技术上的援助。苏联工程师帮助中国的专门人材熟悉先进的劳动方法和生产管理方法。他们帮助许多企业发掘潜力,使得在短期内显著地提高了它们的生产率。例如,由于采用苏联专家建议的新的采煤方法并以苏联供应的头等设备装备矿场,结果中国矿工使采煤量增加了一倍半。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发现了新的石油矿藏,推翻所谓中国缺乏石油矿藏的胡说。
中国工农业的成就,为人民中国转入经济发展的新的阶段,转入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阶段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建立中国的重工业和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份的比重不断增长。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之宏大单从下面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来:仅仅在一九五三年一年中,规定改建和新建二十一个冶金和化学工厂,二十四个大机器制造厂,二十四个火力发电厂和水力发电厂,全长六百公里以上的铁路线。
不久以前签订的中苏协定,就是要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帮助中国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协定规定由苏联进行设计并对建设和改建九十一个新的企业以及正在建设和改建的五十个企业供给设备以及给予其他各种技术援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格·马·马林科夫的谢电中写道,由于这一协定的签定,“中国人民将能够在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和最新技术成就的努力之下,逐步地建立起自己的强大的重工业,这对于中国工业化、使中国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壮大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力量,都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冶金业基础的扩大,使中国人民有可能广泛地发展机器制造业和铁路运输业。协定规定,要在大冶和包头两地建造规模庞大的钢铁公司。这些工厂开工生产后,中国的钢产量将增加为一九五二年的四倍左右,钢材产量增加为二倍半以上。中国将第一次生产特等钢。在有色金属方面规定要大大扩大抚顺的铝的生产。个旧的锡业公司改建后,生产能力将增加为两倍强。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开采和加工都将广泛采用机器来代替现在的“吃力”的手工劳动。协定中规定建设的新的大煤矿和选矿工场可以使煤产量提高百分之六十,同时还可以改进质量。采用苏联供应的最新式的设备以及采用苏联石油工人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就可以使中国的石油产量和炼油量大大地提高。计划在甘肃省内建造一个规模庞大的炼油工厂,它开始生产后将使中国炼油工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好几倍。为了保证建设中的工业企业的电力供应,规定大大扩大若干现有的火力和水力发电厂,并建设新的火力和水力发电厂。要扩大的发电厂中包括:最大的松花江上的丰满水力发电厂,抚顺、阜新、哈尔滨、大连和其他城市的大火力发电厂。新建中的发电厂中应当提到的是太原、西安、兰州、大冶和包头的火力发电厂。这些发电厂发电后,中国的电力总量将增加为一九五二年的两倍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制定一个全国电气化的长远计划。而且特别注意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水力资源,特别是像黄河和汉水这样的水力资源。苏联专家将参加这个计划的制订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一九四九年起就一直在淮河上进行巨大的工作,建筑水闸和其他保护田地和城市免遭水灾的水利工程。然而,治理黄河和利用黄河水力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全盘的解决。苏联专家将根据研究长期搜集起来的材料的结果帮助中国专家制定利用黄河的计划,并确定在黄河上建筑水电站的次序。中国工业化的重要环节将是建立能够保证供应国民经济各部门以生产工具的本国机器制造业。协定规定扩大并改建现有的机器制造工厂,建设数十个新的企业。这样,人民中国就将有这样的机器制造部门,如:汽车、拖拉机和滚珠轴承制造工业,生产压延机和熔铁炉的部门,电动机器制造业等。两个新建的工厂开始生产后,金属切削机的生产将增加为一九五二年的三倍半;一个新的大工厂开始生产后,采矿设备的生产将增加为一九五二年的二倍左右。这些新的机器制造工厂将出产苏联式样的带有一万二千瓩发电机的蒸气透平,今后还要生产二万五千瓩和五万瓩的强力的透平机组。中国各电器工厂将开始生产电力断路器、自动电话交换台用的电气器材。将建造许多新的化学工厂来大大满足中国农业对肥料的大量需要。中国现在正在组织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人造橡胶的生产,这种橡胶是本国工业在橡胶工业制品中所必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计划机构已规定建造一些生产药品的工厂。
除去苏联进行设计和供给机器外,中国还可以在建设、安装和开工生产等方面得到技术上的帮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苏联将遣派大批苏联专家到中国去培养中国自己的建设新企业和使用新企业的干部。许多中国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将到苏联工厂中进行生产实习。
新的协定完全符合于苏中两国人民的利益。苏联将由中国取得苏联所需要的原料和商品粮食,以作为苏联供给中国设备和其他各种援助的报偿。例如,新协定中规定中国将以有色金属、羊毛、黄麻、大米、猪肉、烟草供应苏联。苏中经济联系的发展和扩大证明:苏中两国伟大人民的团结和友好是更加巩固了。世界上没有一种力量能够破坏苏中的友谊。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都欢迎这种友谊的加强,把它恰当地看成是维护和巩固远东和平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苏联人民谨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繁荣昌盛,谨祝我们两国人民、为了巩固和平和国际安全的伟大的中苏友好同盟获得进一步的加强。
(原载九月二十八日苏联“真理报”)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