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潍柴“吃”纺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4
第2版(经济)
专栏: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

  潍柴“吃”纺机
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记者徐九武仇方迎
潍坊柴油机厂兼并了潍坊纺织机械厂,纺机厂的职工噼噼啪啪放了三天鞭炮。潍柴“吃”纺机以及由此带来的喜人变化,一直成为当地人们议论的话题。
潍柴所以能够“吃掉”纺机,纺机之所以“被吃”,原因固然很多,但两家企业对技术进步的态度不同,产品的技术含量不同,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同,无疑是导致这次兼并的重要因素。
潍柴是一个有40多年历史、拥有近万名职工的国有大型企业,80年代初期也曾因产品单一、工艺落后、设备老化一度处于发展后劲不足的境地。但从1984年开始,这家企业重新调整了发展战略,以“产品高技术、工艺高水平、人员高素质”为目标,大搞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焕发了勃勃生机,跻身于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列。去年,销售收入7.7亿元,实现利税近8000万元,产值、销售额、利税、人均劳动生产率、创汇和工业增加值均比上年翻了一番。
潍柴得益于超前决策,从大的方面说,是抓住了企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机遇。
1984年,潍柴的6160、6200柴油机非常畅销,恰在此时,国家从奥地利引进了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斯太尔重型汽车生产项目。潍柴的决策者们经过反复论证,认为这是企业发展的一次难得的大好机遇,果断决策,积极工作,争得了国家斯太尔重型汽车发动机子项的定点生产权。企业投入1.4亿元,展开了大规模的产品改造。5年拚搏,终于提前一年完成了项目建设,形成3万台生产能力,使企业的柴油机制造技术一跃跨入国际先进行列,改变了企业的面貌。
谈起抓住机遇超前决策,60岁的全国劳模陈宝昌伸出拇指夸赞厂长齐联郡领导的决策班子。这位老工人技师说:“超前决策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要有远见卓识。”不错,上斯太尔项目时,潍柴的产品形势很好。放弃四平八稳的发展节奏,背上巨额贷款包袱,大跨度地调整产品结构,当时有人担心,有人反对,意见分歧很大。潍柴的成功,在于看准了技术进步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因而敢于果断决策,敢于冒这样的风险。
正是由于潍柴的决策者们以过人的胆识和气魄抓住机遇,大规模、不间断地推进技术进步,才为企业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和不断开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提供了保证。以开拓工程机械市场为例,他们针对近几年工程机械市场一直很热,但没有高水平的发动机与之配套的实际情况,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先后开发出WD615.T1、WD615.67G3、WD615.64GTFFU6类共21种工程机械用发动机,抢占了高档次工程机械发动机市场。据介绍,近几年潍柴开发的新品种有200多个,新产品年产值占总产值的30%以上。
相比之下,潍坊纺织机械厂所走的道路却是由盛而衰,江河日下。这家国有企业有1300名职工,产品一度畅销。但是从1989年开始,企业逐步走入困境。曾担任纺机副厂长的杨炳祥对记者说,纺机的衰落,一是产品单一,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二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太低,经济效益不佳。一台机床1吨多重,卖价只有7400元,用工人们的话说,这简直是“卖铁”。到1993年9月,短短几年时间,企业已濒临倒闭。潍柴的工作组进驻该厂后,想写个“安民告示”,找不到纸张,写时又找不到墨汁,写好后又找不到浆糊。一个千人企业竟衰败到如此地步,令人叹息。
1993年9月,潍柴兼并纺机的消息传开后,潍柴厂内的有些职工曾担心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和个人收入。有人甚至说,潍柴这是找了个包袱背上,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然而潍柴的决策者们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纺机厂虽然效益差,但也有长处。从地域上看,它就在对门,兼并后,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拓宽空间;从技术的角度看,纺机厂的设备和技术基础都不错,并厂后,可以把柴油机械技术优势与纺织机械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开拓新的生产领域,从而产生出1+1大于2的效果来。
潍柴对纺机实施兼并后,将纺机的北厂改建为增压器分厂,将南厂确定为纺织机械分厂,职工从1000多人压缩为500人,年产量仍为2000台织布机。对原纺机厂的多余职工和“企业办社会”的福利、后勤服务人员等作统一安排。
为了提高织布机的技术含量,他们对机床传送带以及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改造,使GA615A2织机这一新产品的结构更趋合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有了高档次的产品,再辅以潍柴强有力的销售网络,其身价顿时大涨,不但在国内市场声誉鹊起,而且破天荒地第一次走上国际市场。今年3月出口的114台织机,创汇24万美元。
并厂前,潍柴新开发的船用发动机的配件齿轮箱,需要千里迢迢到外地购买,受到多方面制约。如今,利用纺机厂的设备和技术力量进行攻关,很快就开发出300齿轮箱样品,从而为船机生产大发展打开了新天地。
潍柴“吃”纺机时间不过半年,已经发生了令人信服的变化。纺机厂的职工月收入已从不到200元增加到400—500元。同职工们谈起企业前景,他们个个信心十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