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促进相互了解的盛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14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促进相互了解的盛会
本报记者陈特安李文云
’94中国北京国际高级经济论坛会议圆满结束了。这是迄今在中国举行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经济研讨会,取得了极大成功。一位与会代表认为,这是一次在中国改革开放处于关键时刻举行的“历史性的会议”。
国务委员兼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在大会闭幕词中指出,中国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更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大会达到了促进中国进一步了解世界、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扩大合作与贸易往来的目的。
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世界的关系。通过演讲、发言、问答、幻灯片等各种形式,与会代表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中国近期出台的改革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及人们所关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效益问题、加强宏观调控的步骤等有了相当全面的了解。一些与会的外国企业家、经济学家,特别是投资者认为,中国政府确定“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努力做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他们认为会议使他们得到确实无疑的信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是永远敞开的,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将继续保留,并将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施国民待遇,为中外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
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振兴将起到积极作用,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对世界是重要的。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前联邦德国总理施密特、关贸总协定总干事萨瑟兰先生、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斯特恩先生的讲演以及其他外国企业家的大会发言来看,他们对此都有共识。
与会代表也了解到,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目前中国的经济及科学技术尚不够发达,特别是广大内地农村地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因而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浩大的“综合工程”,是中国“新的长征”,因而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切尽如人意。在中国做生意要有长远的目光和必要的耐心,才能硕果累累。
中国政府对于’94中国北京国际高级经济论坛会议的召开,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会议期间,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分别会见了大会嘉宾,同时,有那么多的中国政府部门高级官员在同一个国际研讨会上演讲,尚属首次。中国国家体改委和国际先驱论坛报两主办单位通力合作,为大会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现在看未来,本届会议的圆满成功为今后长远合作开创了良好的开端。大会两主席李铁映与麦克科林在大会闭幕致词中都表示,希望这样的聚会今后每年或每两年能有一次。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中外经济交流合作的友谊之花将长盛不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