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天津“菜篮子”四季丰盈太原蔬菜副食日渐充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5-30
第1版(要闻)
专栏:

  天津“菜篮子”四季丰盈
太原蔬菜副食日渐充足
本报天津5月29日电记者王学孝、陈杰报道:在天津食品街,近一个时期常见从北京来的一对对新人和他们的亲朋好友在此欢聚;京城的私营企业主也常来此款待客户。北京人说:“天津酒席的价格低,经过不远的路途,既能品尝天津风味,又能旅游观光,划算。”
如今,在天津的农贸市场,新鲜的菜、蛋、禽、鱼、肉等货源充足,价格基本平稳,家庭主妇们较为满意。每天天刚蒙蒙亮,天津红旗农贸批发市场车水马龙,一片繁忙,这里蔬菜水产品日成交量达百万公斤以上,供应市区并销往“三北”地区。据了解,像这样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大型批发市场,天津共有10个,另有530个各类农贸市场、季节性市场,买卖交易十分活跃。
天津市蔬菜副食品四季丰盈,受惠于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把蔬菜副食品生产和市场供应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实行“市场调节,市长调控”,下大力量建设“菜篮子”系统工程。丰富菜篮子,首先抓好菜园子。几年来,天津市政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投入13亿元,先后兴建蔬菜、蛋鸡、瘦肉型生猪、奶牛、肉鸡和水产品6大副食品基地,使天津市场供应充裕,埠际流通活跃。
与菜园子建设相配套,天津建立了良种繁育、防疫灭病、饲料加工、社会化服务及市场流通五大服务保障体系,支撑和保护“菜篮子”工程稳定地发展。
目前,天津蔬菜、鸡蛋、牛奶自给有余,水产品产销基本平衡,年人均蔬菜占有量313公斤。丰富居民的菜篮子,充实农民的钱袋子。1993年天津市菜篮子生产总值达38.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7%。服务城市,富裕农民,“菜篮子”工程已逐步成为城郊农民的致富门路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报太原5月29日电记者王艾生报道:23日,记者在太原市最大的蔬菜商场——常青菜市场见到前来买菜的几位家庭主妇,问起菜价时,她们说:“市场蔬菜花样多,菜价还在降哩!”脸上露出满意和喜悦。
近几年,太原市下大力气建设“菜篮子工程”,使这座200余万人口城市的蔬菜、副食市场日渐繁荣。太原市人均年消费蔬菜243公斤,鲜奶、鲜蛋消费量也大为增加,居全国36个大中城市前列,副食品的价格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偏低。
太原市根据远近郊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分类建设各项“菜篮子工程”:平川地区发展食粮家畜,山区发展食草家畜,蔬菜田近郊为主,远郊为辅,盐碱地挖池养鱼,丘陵坡地种植果树,形成了近、中、远郊相结合的蔬菜副食生产基地。全市现有蔬菜田10万亩,扩建、改造国营、集体奶牛场30余个。形成112个蔬菜专业村,44个养羊、养猪、养鸡专业村,逐步走上了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路子。
太原市把建设“菜篮子工程”同农民奔小康紧紧结合起来。本着“依托城市,建设农村,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思路,把“菜篮子工程”建设变为广大郊区农民的自觉行动,收效也更为明显。市政府近年向郊区投资及发放贷款7000余万元,扶持农民建设蔬菜副食品基地。全市还建立57个配合饲料厂,满足农户饲养畜禽的需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