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要坚持“三个稳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1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为什么要坚持“三个稳定”?
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
编辑同志:
我们从报纸上看到,党和政府特别强调让农民增加收入。可是,干部又千方百计地要我们种粮食,说是坚持“三个稳定”。在我们这里,种粮是最不挣钱的了,用你们报上的话说,是“比较效益低”。我们搞不明白,既然种粮收入低,种其他经济作物能增加收入,为什么还拚命要我们“稳定”粮食?
                ——北京一读者
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战略应是立足于国内基本自给,这是我们的国情决定的。为此,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战略目标是力争“两个平衡”,即总量平衡、区域平衡;保证“三个稳定”,即稳定面积、稳定产量、稳定库存。
总量平衡,就是要做到全国粮食基本自给、总供给与总需求、进出口大体平衡。
区域平衡,就是要做到地区性的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大体平衡。这是保持粮食市场稳定的关键。
为了实现“两个平衡”,必须做到稳定面积、稳定产量和稳定库存。稳定产量是保证总量平衡的基础,稳定面积则是稳定产量的关键。根据多年来我国种植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实践,在劳动生产率大体不变的条件下,只要粮食面积稳定在16.8亿亩(最低不低于16.5亿亩)以上,就不会出大的问题。此外,稳定产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提高单产。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目标呢?因为,粮食问题事关全局。改革也好,发展也好,稳定也好,哪一方面都离不开作为战略物资的特殊商品——粮食的有效支撑。
农村改革以来,应该说我国的粮食生产形势是好的。根据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目前总体水平是,总量基本平衡。但总量平衡的基础比较脆弱,而且越来越趋紧,同时出现地区和品种结构不平衡。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认识,认为我国的粮食已经够吃了,粮食问题已经过关了,不用再花那么大精力抓粮了。这种认识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面。首先,从粮食的短期供求关系来看,尽管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是稳定增长的,但同时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增长更快,这一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由于人口的增加,1985年以来,除1990年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95公斤,接近1984年的水平外,其余年份都低于1984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尽管从1984年到1993年粮食总产量增加了5000多万吨,但人均占有水平却是下降的。前几年,我国粮食市场呈供略大于求的态势,而目前已处于供求基本平衡且逐年趋紧的状态,我国的粮食剩余率已越来越低。今后我国人口每年还将以15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食物结构将加快改革和调整,整个国民经济将持续快速发展,而粮食生产要在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稳定地登上5亿吨的台阶,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这样,我国粮食的长期供求关系无疑会越来越紧。即使达到5亿吨这一目标,按本世纪末人口控制在12亿多计算,人均占有粮食也只有400公斤左右(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人均占有粮食量已达1000公斤以上),仍处于“温饱线”的水平。
还有一种认识,今后发展市场经济,奔“小康”,所以什么赚钱就该种什么。应当说,农业生产必须讲究经济效益,必须让农民增产也能增收,否则,农业便不会有长远发展的动力。我们提出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就是基于这个理由。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度,要注意局部与全局的联系。不适当地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导致粮食播种面积的过分减少,就会带来负作用。从一些地区的实践经验看,凡种养业特别是养殖业发展较快的,往往都有一个雄厚的粮食产业作基础;而相反,近几年一些地区粮食的短缺和粮价的波动,却大大影响了养殖业的发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方针也就不能更好地贯彻。现在有的沿海省份和大城市郊区已经出现了生猪、奶牛饲养量下降的局面。此外,“小康”是一个综合指标,它首先是以解决温饱为前提的,没有温饱就不可能有小康。而没有粮食,吃不饱肚子,也就谈不上温饱。如果粮食出了问题,已经解决温饱的人口,也有可能“返贫”。在处理发展粮食生产和奔小康的关系问题上,确有一个如何照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农民作为微观生产者,追求眼前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指导农业工作的领导和部门,则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在有些经济发达地区还存在着这么一种思想,就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粮食。这种思想同样是不现实的。从国内来看,由于人增地减、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调整产业结构等原因,近几年能调出粮食的省区在减少。198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7.1亩,近几年在16.5亿亩上下波动,10年下降五六千万亩。这样,就使可供调动的粮源在减少。所以依靠别人调粮是没有把握的。从国际来看,进口粮食的各种约束更多。首先,粮源有限。据分析,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世界粮食贸易量大体维持在两亿吨左右,1993年比上年还减少了1500多万吨。如果发生全球性粮食歉收,我们出现大的供求缺口,谁也无法保证向我国供应足够的粮食。其次,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很大,价格呈上扬之势,我们即使能够买到粮食,也有一个外汇支付能力的问题。第三,受交通运输条件等制约,大量进口粮食也不现实。第四,粮食从来都是国际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如果把相当一个份额的粮食供给寄托在进口上,就等于把嘴巴搭在别人的锅沿上,其后果是十分危险的。
总而言之,无粮则乱,粮足则安。粮食稳定,社会稳定;粮价稳定,百价稳定。这当然不是说粮食越多越好。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我国的粮食形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