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阅读
  • 0回复

知难而进为百姓——平顶山市市委书记王银忠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1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知难而进为百姓
——平顶山市市委书记王银忠一席谈
本报记者戴鹏
王银忠,1938年出生,河南大学毕业。教过书,当过厂长、县长,曾任郑州市委副书记,洛阳市委副书记,河南省石化厅厅长。知他者都说,这些年,他“官”位升了,环境变了,但为群众排忧解难,知难而进的作风没有变。
一位领导干部,要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难题,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几件好事,需要比以往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有时还要冒一定的风险。
这些年,我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往往也是改革过程中的难题。如果绕着这些难题走,不仅损害群众的利益,影响稳定大局,还影响改革的进程。我常想,封建士大夫都知道“不负苍天不负民”、“邑有流亡愧俸钱”,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你能心安理得、无动于衷吗?
河南第一绢麻纺织印染厂长期亏损,多年没有调过工资,工人只能领取生活费,几代同厂的职工更是困难。工厂经营失误,班子失和,我经过一番调查,心里有了底,也真着了急,最后决心调整班子。常委会上,我提出的调整干部方案顺利通过。不久,“一绢”的命运有了根本转机。
说实话,挤另一个“脓疱”时我真的犹豫过。1990年底,市里为发挥整体优势,决定在煤炭管理局基础上成立煤炭工业总公司,这在当时无疑是改革的举措。但由于政企合一,时间一长,弊端暴露,加之市场疲软,原来的局、矿、厂经营陷入困境,工资拖欠,购料无钱,群众不时上访告状,要求还权。还吧,这是上届班子的集体决定,大家会怎么说。不还吧,数万职工生活困难,企业境况日见恶化。经过几夜不眠,几番掂量,最终个人利益、风险得失,在国家和人民利益面前后退了。市委很快决定无条件还权,采取稳妥办法使生产迅速好转,工人有了饭吃,消除了一个不安定因素。
我现在考虑最多的、想加以解决的是预算外资金流失严重的问题。城市建设欠帐多,教师工资常拖欠,工资套改没钱给,公益事业没钱搞,而全市预算外资金每年大量流失。多年没治住,说明这事难治,但再难也得治。一年一个不小的数目,能给群众办多少事!对这件事,我们下了决心,一定想办法解决好。(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