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阅读
  • 0回复

大瑶山,希望在升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1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的42万瑶汉同胞。这里山高林密,人烟稀散,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滞后。进入80年代,仍有近一半的山民目不识丁,是湖南省的重点扶贫县之一。1985年以来,瑶乡人民形成“治贫先治愚,兴县先兴教”的共识,大兴尊师重教之风。经过几年的努力,1989年全县普及了初等教育;1991年经湖南省教委督导评估,跨进了全省基础教育先进县行列,并先后被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评为“全国尊师重教先进县”和“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县”。
  大瑶山,希望在升腾
欧显庭张知干
孟夏时节,我们来到满山青翠的瑶山。吉普车载着我们穿行在青山翠谷,我们随处看到,一幢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色彩鲜艳的新校舍耸立在陡峭的山腰,与瑶族同胞居住的木屋、吊脚楼形成鲜明的对照。
陪同采访的县教育工会主席张幼生在江华教育战线工作了30多年,说起江华民族教育的变化如数家珍。1986年以前,全县700多所中小学仅有校舍13万平方米,其中还有1/3属一、二级危房,小学生人均校舍仅0.8平方米,中学生也只有1.2平方米。全县有137个班只能在庙堂、仓库和民房上课。1985年冬,当时的县委书记张忠盛驱车到桥市乡螺田村检查工作,看到40多名小学生挤在一座建于道光年间的低矮的“关帝庙”里上课,地面坑坑洼洼,屋顶上大眼小眼,雨水滴落不停,老师打着雨伞讲课,学生戴着斗笠听课。此情此景在张书记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瑶山贫困的根子在缺人才,振兴瑶山的希望在教育。一场“自力更生、艰苦兴教”的战役打响了。老张给我们列举了这样一组数字:1985年以来,全县人民勒紧腰带共集资4324万元,相当于人均100元,新建改建学校690所,新建校舍面积20万平方米。与1984年相比,中小学校舍面积翻了一番多,还添置课桌凳27000套,购置价值300多万元的图书仪器设备。
在江华,我们每到一地都听到一个个艰苦兴学的故事。黑山口乡1985年人均收入只有120元,群众吃饭穿衣都有困难,但干部群众办学热情很高。他们说:“事多先办教育,钱少先砌学校。”全乡人民咬紧牙关,把卖鸡蛋买油盐的钱都拿了出来,每人集资8.8元。钱不够,他们就每人献砖30块,瓦50片,石灰15公斤,片石2担,两人出一根木材,一块椽皮,义务献工,整整奋斗半年,硬是建起了一栋2820平方米的两层教学楼和一栋两间一厨的教师宿舍。
在中洞乡中心小学,我们看到了一座叫“三官堂”的破庙与两幢崭新的教学楼并存的“奇观”。乡党委书记伍成首告诉我们,中洞乡是全县最贫困的乡之一。1987年全乡集资兴建了一栋二层砖瓦结构的教学楼,但仍有40多名孩子不得不挤在这座破庙里上课。去年,乡里决定再建一栋教学楼。为了节约征地开支,打算拆掉破庙建校舍,没想到附近凤尾村的群众强烈反对。伍书记告诉我们,从这所庙里曾经走出了瑶山的一批少数民族优秀干部,群众对此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说:“宁可征我们的口粮田,我们也不同意拆庙。”结果,这座“功勋庙”被保留下来。原来估计征用土地至少也得5至6万元,没想到凤尾村的群众一分钱也没有要。
在江华瑶家山寨,我们还看到了许许多多奉献精神感人的人民教师。他们或在人烟稀少的山寨,或在地势险峻的林区,像一支支蜡烛,默默地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瑶山的教育事业。郭爱红,一位长沙望城妹子,纤细的身材。转眼在海拔1600多米的蔚竹口乡扎根了17个春秋。她几次放弃了“飞”出瑶山的机会,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瑶山,把满腔的情感倾注给了瑶家子弟。
在江华,我们还听到了流传在瑶山的三届县委书记的“重教故事”。前者说的是张书记看破庙。第二个是“三顾茅庐”请“诸葛”。1986年,江华县民族一中仅有的一个生物老师调走了,生物课无人传授。县教育局和学校的领导急得团团转。事情反映到了县委,当时的县委副书记即后来的县委书记谢田种出马了。他一上宁远,二上新田,三上通县。经过反复的工作,终于求贤成功,以优厚的条件请进了一位生物教师。
第三个故事是现任县委书记献爱心的故事。前年3月,水口镇完小二年级学生唐才桥患了障碍性贫血即白血病。全家人都吓坏了,还是学校老师出主意:“找县委周书记看看吧!”第二天,一封信送到了县委书记周永亮手中。三天后,学校接到回信,唐才桥的病情在县委书记的关怀下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县民政部门及时代表周书记赶到学校慰问,并送来治病款;团县委向全县发出了“献上一片爱心”的倡议书。不久,周书记又来学校看望,得知唐才桥已送省城治疗,才放了心,并拿出400元钱请校长转交。
其实,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县委书记周永亮谈到江华民族教育发展的历程,深有感触地说:“江华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要把这种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关键是要有一批掌握‘点金术’的人才。民族地区的经济要发展,必须走发展教育、培养本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道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江华县委、县政府调整了民族教育发展的思路:在发展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来得快、用得着、留得住”的中初级技术人才,让教育为发展民族经济服务。
告别瑶山,我们蓦然升起一份喜悦。瑶山的明天大有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