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阅读
  • 0回复

一竹独秀四明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01
第4版(要闻)
专栏:老少边区行

  一竹独秀四明山
本报记者范伟国
浙江余姚境内,四明山蜿蜒千里,触目皆竹。
这里,曾是我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根据地之一。“四明山,弯里弯,英雄好汉千千万,侬送情报我送饭,搭起‘公馆’来造反。”这是当年很流行的民谣。这“公馆”,便是当年搭在竹林里的毛竹棚的雅称。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中,竹山却成了山农致富的一道“坎”。卖毛笋、毛竹、扫帚、饭篮等初级毛竹产品,仅能使山农果腹。
1985年底,统计数字使余姚市的领导坐不住了:四明山区177个村10多万人的年人均收入不足300元;而当地平原地区农民年人均收入已超过了800元。
山区脱贫提上了议事日程,是另起炉灶,发展其他项目,还是搞竹子的深度开发呢?当时,这些贫困山区的毛竹成林面积已有12万亩,占当地山林总面积的30%左右。余姚市从这个实际出发,决心“老戏新唱”,在毛竹产品的深度加工上做文章。
“老戏新唱”的第一招,改变粗放的培植方法。昔日的冬天,是山农的“假期”——晒太阳,走亲戚,做年糕。从1985年的岁末开始,余姚市大力发动山农冬闲上山挖“三头”(死竹根头、枯树根头、大石头),施“三肥”(土杂肥、禽畜肥、化肥),并新开发竹山和小杂竹2万余亩,在四明山的竹林里,打起了一场新的“人民战争”。
与此同时,余姚市组织了大批的干部和农技人员下乡助农。东茅山村的陈康飞,种了半辈子的毛笋,无声无息;1987年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亩产毛笋2661公斤,创下了当时国内的最高单产纪录。
“老戏新唱”的第二招,笋制品精加工出口。四明山尽管交通不便,但一出山门,离萧(山)甬(宁波简称)铁路余姚站不过30多公里,到宁波港不到100公里,根据依托路港优势、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思路,余姚迅速办起了18家竹笋加工企业,小包装鲜笋、罐装清汁笋、精制笋干、干菜笋等一批精加工产品开始源源不断地走向国内外市场。据统计,余姚去年仅清汁笋出口一项,就达4500吨,外贸出口收购值达2200万元人民币。
“老戏新唱”的第三招,竹制品精加工上市。以前的竹制品一是手工为主,效率低,做的又是畚斗、竹椅等低档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二是好料粗做,大量的毛竹用在建筑工地脚手架上,商品附加值不高。
于是,他们利用地处宁波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现在,余姚以机械加工毛竹的企业已发展到上百家,产品除机制凉席外,拓展到坐垫、枕席、餐具、壁挂、壁纸、地板、装饰板等好几个种类。1993年余姚全市竹制品产值达2248万元,居浙江省首位。(附图片)
压题照片:余姚市领导和贫困山区的群众一起商量竹山的开发和培育。丁志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