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读书消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09
第12版(副刊)
专栏:

  读书消夏
向贤彪
我居住的这座城市,虽不在“四大火炉”之列,但近年来夏季炎热的程度,也如“火烤耳”。夏至一过,那温度直往上窜。有空调的人家,自然蜗居其间不愿出门;没空调的,电风扇“吱吱呀呀”转个不停,吹得久了,直觉得那风也像浴池的蒸气,叫人好热好闷,透不过气来。
一到夏天,我的几大爱好都自行取消了,如串门,逛街。不串门不逛街,那8小时之外只好蜗居在家里,打发酷暑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一天的劳碌结束了,吃了饭、洗了澡,拾掇了家什,便搬来一张躺椅,惬意地往上一躺,随意地手捧一卷阅看,不知不觉渐入佳境,非但不热不烦,而且心绪舒泰,似有“如春登台”般的快意。
夏季炎热带来的问题就是睡眠不佳,熟睡时短,夜半醒时浑身汗水淋淋,冲澡之后每每难以入睡,躺着无聊,不如一骨碌爬起来,又惦念着几本书。
但时在夜半,睡眼惺忪,要读一些逻辑性、哲理性的“硬书”,较难进入佳境,这时,便选择一些闲适小品、随笔、散文来读,把它当作精神的憩所。
苏轼的《超然台记》,看他以谪罪之身自水软山温的江南杭州,迁官当时荒僻蛮野的山东密州。这在常人看来是一桩苦事,他却说:“吾无往而不乐”,在哪里都感到快乐。他之所以“无往而不乐”,恰恰因为“游于物之外”。精神既是这样乐观豁达,无怪乎日后被贬到更为荒蛮、瘴疠遍地的海南时,他依然高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读思至此,不觉一股清风拂面而来,仿佛在心田中获得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慰藉,那恼人的酷热在我身边悄悄地隐退了,直到雄鸡报晓,我还久久地沉浸在这种良好感觉之中。
在假日里,偶尔我也会浪漫一回,清早起来,带上一包食品和饮料,夹着一本书,到山后的树林中。找一处荫凉僻静的地方,将落叶拾拢起来,往上一躺,松松蓬蓬,任山风吹拂书页,快活似神仙。
读书消夏,生活赐予我的体验和感受,将我引入一种特异的境界——书中那些妙言佳句,机智睿敏的雄辩,旷达不羁的诗情,逗人捧腹的幽默,化浓为淡的闲笔,都化作了大山的雄浑,翠竹的豪情,松涛的旋律,山泉的甘醇,生命的绿韵,一起袭上我的心头,定格在我记忆的荧屏上,使我在酷暑的夏季静静地享受一种温馨、一种甘美。(附图片)
消夏冯春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