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从卖大碗茶起步十三陵废库变宝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5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从卖大碗茶起步
十三陵废库变宝库
本报讯10多年前,人们站在十三陵水库大坝上竟分不出哪边是水库,哪边是杂草丛生的乱河滩。开展综合经营,使十三陵水库30年山河依旧的面貌焕发青春,“废库”变为宝库。如今这里已是拥有九龙游乐园、特特乐科幻探险馆、水族馆等旅游胜地。有固定资产1.1亿多元,仅去年固定资产就增值3123万元,实现利润647.7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88万元,人均收入7000元。
没有水,这是劣势;但十三陵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则是优势,它是登八达岭长城,游明十三陵的必经之路,是旅游的“金三角”。当初,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水库职工却没事干,工资福利少,人心思走,最后只剩18个人。在炎热的夏季,水库职工看到游客特别需要喝水,就一包茶叶一桶开水,五分钱一碗,卖起了大碗茶。后来,许多游客不满足于喝茶水,还需要喝汽水,冰镇的更受欢迎,他们又自办了汽水厂。卖大碗茶,使水库职工受到了启发,打开了眼界。他们根据游人的需要,办起了照像部、小饭馆、冷饮部、小商店、小书亭等十几个经营网点,旅游旺季每天收入1000多元,淡季也能挣五六百元。他们就这样从小打小闹开始,逐步积累资金,带出了一支懂经营的队伍。思想开窍了,门路也就多了。因陋就简,由小到大,芝麻西瓜一起拣,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就是靠这种经营思想,像“滚雪球”似的,使经济效益迅速提高。1979年,经营纯收入达到5万元,到1984年纯收入达到19.56万元,基本实现了行政经费自给的目标。
经营项目的扩展,使水库资金一年比一年雄厚。1984年,他们把所有的服务网点、经营项目统一组织起来,水、农、工、商、游五项并举,成立了十三陵水库综合开发总公司。同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从百里之外的白河堡水库引水补充十三陵水库,以保持十三陵水库有一定的水面。现在,他们已经与外商合资兴办了五家公司。旅游高峰季节,最高收入的一天可达几十万元。
(李香春谢连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