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服务城市发展自己——戚城屯村经济发展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15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服务城市发展自己
——戚城屯村经济发展之路
李文秀
在河南省濮阳市胜利东路办事处的辖区内,有一个几年前曾是贫困落后,人均土地不足一亩,工业上只有一个旧机砖窑厂,农民人均收入200余元,外欠贷款20万元的小村戚城屯。
没过几年时间,戚城屯巨变。党支部书记崔庆生说:我们紧紧围绕城市服务,城市促进了我们发展。
濮阳市建市时间较晚,不少工程项目仍不配套,有待兴建。戚城屯村西邻濮阳市火车站,车站刚刚筹建,货场不足,线路紧张,往返运输货物很不方便。这个村投资250万元,修通了一条年吞吐量4万吨,伸向村边的850米铁路专用线。并建成了与之配套的站台、仓库、料棚,购置了航吊、装载机、抓管机等配套搬运机械,组成了120名劳动力的搬运装卸队,给车站装卸货物。这样,既支援了车站货场,又方便了客户,仅去年一年又为村里增加收入115万元。铁路专用线的开通,带动了运输业的发展。如今,全村共拥有载重汽车和大中型拖拉机128辆,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运输队伍。去年,村民个体工商收入150万元中,有2/3是运输拉来的钱。
这个村凭借地理位置优势,去年10月投资400万元,建成了一处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既可满足居民生活,又可自己获取效益,目前已创收120万元。同时,投资1000万元,正在兴建一条可容纳140余商户,安排村剩余劳力300余人,年创收300万元的现代化贸易街。
前段时间,居民反映吃好面难,吃好油难。这个村立即上马了标准面粉厂、榨油厂,生产精细面粉,加工标准食油,满足居民所需。他们还大力发展日光温室,种植蔬菜、平菇和苹果,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商品菜80万公斤,苹果50万公斤,并扶持发展养猪、养鸡、养羊,利用废旧坑塘养鱼。
如今,又准备投资460万元,开始筹建中州家具城、凤凰酒家、商业大楼等一些与居民生活配套的服务项目和设施。
去年,这个村完成社会总产值达4000万元,纯收入达37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2500元,成为中原大地上升起的一颗明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