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怎样看待借用外债风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3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怎样看待借用外债风险?
本报记者施明慎
我们有能力偿还吗?
近年来,我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吸引国外投资大幅度上升。截止到1994年底,全国通过兴办合资项目等形式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约为1000亿多美元,通过向境外投资者发行B股筹集资金约25亿美元;通过使用各种国外贷款、发行境外债券等间接投资形成的外债余额达900多亿美元,居世界最大债务国前5名之列。大量外资的涌入,对缓解我国资金紧张状况,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直接投资是永久投入,不要求在限期内返还本金;间接投资则形成债务,到期必须归还。目前我国外债余额接近1000亿美元,已进入了自1993年以来的第三个偿债高峰期,估计今年的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在200亿美元。我们有能力偿还吗?墨西哥在经济发展中过份依赖外债,导致本国货币比索严重贬值,最终酿成金融危机,那样的悲剧会在中国重演吗?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日元兑美元不断升值,使一些大量使用日元贷款的发展中国家债务越背越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会扩大外债规模吗?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定,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警觉以及社会各界对外债问题的议论和关心。
在国际安全区域内
有关资料表明,就总体而言,我国外汇储备已达580亿美元,扣除三个月的进口用汇,清偿债务仍绰绰有余。但部分项目和企业受国际市场波动、国内政策调整、汇率变化、税制改革等客观因素影响以及自身管理上的原因,还贷困难的矛盾比较突出。例如,1993年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5.70元人民币,去年汇率并轨,1美元兑8.70元人民币,这意味着1美元帐面人民币负债要增加3元。又如,新税制出台,税前还贷改为税后还贷,使外贸企业一部分利润转为税金和利息,偿还外汇贷款更加困难。再如,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我国大多数出口商品长期习惯用美元结算,这样偿还日本债务的成本支出就增加了。
对此,有的学者提出,现在我国居民人民币储蓄达2.3万亿元,外币储蓄近200亿美元,国家外汇结存580亿美元,建议充分利用国内信贷,尽量压缩外债以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另有一些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认为,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停止或放缓利用外资和外债,对各项经济建设来说后果则是不堪设想的。他们分析了我国经济与墨西哥的不同之处:
一、墨西哥对外贸易连年出现逆差,1994年进口大于出口28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仅剩几十亿美元,尚不足一个月的进口用汇水平;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去年出口大于进口53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进出口贸易仍呈顺差势头,结汇仍然多于售汇,这是我国保证对外支付的物质基础。
二、墨西哥外债余额达1460多亿元,偿债率30%,已进入国际规定的危险线内;我国的偿债率和债务率均处于国际安全区域之内。其中偿债率连续4年在10%以下,远离20%或25%的警戒线,债务率也未超过100%—120%的国际惯例,这表明我国的外债规模是合理的,是在国力所能承担的范围内,借债还有潜力。
三、墨西哥利用外资不当,对外资流入管制过松。主要表现在国外短期证券投资所占比重过大,约为70%—80%,而直接投资仅占20%左右,从而埋下了一有风吹草动,外资就大量撤离,造成比索大幅贬值的导火线。去年我国大大放松了贸易和非贸易项下的外汇管制,但对开放资本市场一直持谨慎态度。因而流入我国的外国资金直接投资占相当比重,进入证券市场的外资相对较少,这就减少了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发生变化,给国内经济造成震荡的风险。
加强外债风险管理
专家们一致主张,发展经济既要立足本国的长期积累,又要注意保护投资者的热情,善于利用国外闲置的资本和生产资源。当前重要的是,合理引导外资流入投向,特别是增加外资对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投入,加强对资本流入、流出的管理和监测;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要慎重,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要坚持渐进有序。虽然我国目前尚有较强的偿债能力,但是近1000亿美元的外债余额已为数不少,今后应严格控制外债增长速度,注重提高外债使用效益,多利用国外中长期、固定利率的优惠贷款,严控国外短期、利率高的商业贷款;抓住国家外汇储备充裕的良机,尽快建立中央、地方、企业多层次偿债基金,增强外债偿还能力,缓冲国际储备变化对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
针对部分企业偿债负担加重的问题,一些银行的同志提议,可以考虑采取借低还高的办法提前偿还部分债务;也可采取货币互换、货币调期等金融工具重整债务,减少日元债务比重。今后企业使用外债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及自身偿债能力,避免盲目性。同时银行要发挥业务优势,增加金融品种,帮助和引导借债企业减少外汇风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