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中古友谊根深叶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16
第6版(国际)
专栏:古巴通讯

  中古友谊根深叶茂
本报记者张仓吉
哈瓦那素有“加勒比明珠”之称。雄伟的古堡,宫殿式的教堂,形形色色的欧式建筑,记载着400多年的风风雨雨。热带骄阳下,一株株古巴“国树”王棕榈昂首挺立,象征着古巴人民不屈不挠的独立精神。
6月12日全国协政主席李瑞环带着增进我国与拉美国家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意愿,踏上了古巴这个加勒比最大的岛国。3天来,李瑞环主席处处感受到古巴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阿拉尔孔在机场欢迎李主席时,表达了古巴人民希望增进与中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的愿望。李主席飞抵古巴的当天晚上,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出席了阿拉尔孔为欢迎李主席访问举行的招待会,并与李主席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交谈中,李主席强调任何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祖先和子孙负责的国家领导人都要把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作为第一任务。14日晚上,卡斯特罗主席应邀出席我国驻古巴大使徐贻聪为李主席访古举行的招待会,两位领导人再次晤面,亲切交谈。
古巴新闻界对李主席的访问也高度重视。各新闻媒介对李主席在古巴的活动作了充分和及时的报道,电台、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每天都播发有关消息。
访问期间,李主席还会见了古巴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拉赫、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阿拉尔孔、外交部长罗瓦伊纳等古巴领导人。会见中,李主席和古巴几位领导人对中古两国人民传统的友谊都予以高度评价。
13日下午,哈瓦那市政府举行隆重仪式,授予李主席“哈瓦那市贵宾”称号。古巴中文报纸《光华报》主编冯啸天对本报记者说,中古友谊源远流长。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就有中国劳工远涉重洋来到古巴,他们与古巴人民胼手胝足,一道开发和建设这个岛国,一道进行争取独立的长期斗争。这位老华侨告诉记者,为了纪念在斗争中牺牲的中国劳工,哈瓦那市中心建了一座纪念碑。碑上用中文和西班牙文镌刻着同一句名言:“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逃兵,没有一个古巴华人是叛徒”。他说,“在古巴的华人都会为此感到骄傲。今天,李主席获得贵宾称号,我们更是为之感到骄傲”。
1960年9月28日古巴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是拉美国家中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建交35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高层往来不断,经贸、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李主席在与古巴领导人交谈时明确表示,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努力。李主席对古巴人民长期以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顶住外来压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表示钦佩。
中古两国虽然国情不尽相同,但两国有许多共同点。两国在许多国际场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两国人民为了各自的民族独立和解放,都曾进行过长期艰苦卓越的斗争。两国也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尽管目前古巴还面临着种种困难,但古巴政府为克服困难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状况开始改善。古巴外长罗瓦伊纳对李主席说,请中国人民相信,古巴人民有决心克服困难,也一定能找到出路。
古巴人民在困难面前坚持革命信念,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给中国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两国人民和领导人辛勤培育下,中古友谊之树已根深叶茂,郁郁葱葱。(本报哈瓦那6月1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