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国外乒坛高手为何没来——访中国乒协秘书长程嘉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0
第8版(体育)
专栏:

  国外乒坛高手为何没来
——访中国乒协秘书长程嘉炎
本报记者任建民
’95中国乒乓球大奖赛成了中国队队员的表演赛。除了日本和韩国参赛队员多一些,另外几支代表队都只有一两名队员。就实力而言,就中国台北队的童飞鸣和几名韩国女将还强些,还都被中国选手挤出了女单4强。
承办这次比赛的汕头市尽心尽力,汕头的观众也热情有加。比赛奖金与国外同类比赛相比也不算少(男单冠军1万美元,女单冠军8000美元),为什么吸引不了高手参加呢?
据中国乒协秘书长程嘉炎介绍,从1988年开始的中国乒乓球公开赛,1992年改称大奖赛。像这种大奖赛全世界有好几十个,著名的有法国、瑞典的等。从东道主和赞助商的角度讲,当然希望选手来得多、水平越高越好,但往往不能如愿。
程嘉炎认为,比赛缺少欧洲乒坛高手的主要原因是选手们跑不过来,现在正是欧洲人休假的时候,欧亚间路途遥远,旅行费用高。中国选手去欧洲打比赛,都是靠奖金开支,而欧洲人也一样,但他们想在中国拿奖金,则没有那么容易。
欧洲乒联规定了6个重要的公开赛分年间隔举行,并把多个比赛排成序列,亚洲选手去欧洲一趟,可以连续参加多个比赛。亚洲也在做努力,把亚洲地区重要比赛,如明星巡回赛和各国的大奖赛尽量安排紧凑些,但效果还不明显。
记者问:“能否提高奖金数额以吸引高手呢?”程嘉炎表示,奖金来源很难落实。(本报汕头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