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父女三人争入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0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父女三人争入党
鲍官勇杨庆宁
地处黄河故道边的上海铁路局最北端的亳州车务段,作为大京九铁路的重要一段因其开通早而被称为“京九第一段”。这里流传着张文华父女三人同时申请入党的佳话。
张文华今年55岁,因京九铁路商阜新线工作的需要,1992年他和刚从铁路职校、技校毕业的两个女儿张卿和冬梅姐妹俩一起,从生活稳定的符离集站来到条件艰苦的亳州车务段。为了表示扎根新线、奉献终生的决心,父女三人几乎同时又一次向段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从此,父女三人就私下约定,开始了一场静悄悄的入党竞争。1964年毕业于南京运校的老张到亳州车务段后被分到最北边的王楼站担任站长。王楼站远离城镇,一刮风便风沙飞扬,一下雨就遍地泥泞,经常无水、停电,有时一两个月也洗不上一次澡,连食堂也设在窝棚里。为稳住人心,老张带领大伙设法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在这同时,安全生产这根弦他始终绷得很紧,就连睡觉也把对讲机放在枕边。24岁的小女儿张冬梅与父亲同在王楼站,是车辆统计组的组长。1000多个日日夜夜,她放弃调换舒适工作的机会,不顾体弱多病,渡过了水土不服、夜间工作胆子小等道道难关,经她亲手统计的数十万辆列车,从未发生过一起差错,年年被评为段里的先进生产者。由她担任书记的车站团支部还被评为上海铁路局先进团支部。25岁的姐姐张卿性格内向,在亳州车务段亳州站货运室担任货运员。这个货运室是路局路风先进单位。关于张卿为货主排忧解难、优质服务的感人故事,同室的姐妹们会争着给你说上几箩筐。
花开有先后。1993年12月,先后写过几次入党申请书的小妹张冬梅成了该段建段以来的第一批新党员之一。连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铁路局党委副书记王汝宽也托人捎信向冬梅表示祝贺。张文华和张卿也同样非常高兴,但同时又愧疚自己进步慢。咋办?他俩分别放下了父亲和姐姐的架子,召集冬梅和全家人开起了“家庭会诊会”,寻找差距。会诊结束,张卿决心摘掉“缺乏果断作风”“工作创新不够”的“帽子”;而担任站长的父亲张文华则就“工作方法有时过于简单、急躁”“有人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等等,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
秋到满野香。在张文华父女三人的带动和影响下,全段有104名职工先后写了入党申请书。日前,刚从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归来的张文华,已被段党委列入了今年的入党对象之中,张卿也正在接受考查,张文华父女三人正和全段职工携手并进,开始了新一轮的“比比谁的进步快,扎根新线作奉献”竞赛活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