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珍惜“年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2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春絮语

  珍惜“年轻”
刘剑欣
时间是最容易丢失而又永远找不回来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时间悄悄而来,匆匆而去。“日月消逝,岁不我与!”对正步入中年的我,那属于我的青春,已如潺潺流水,顺着岁月的河道永远消逝了,心中常常生出几分惆怅。
前些日子,机关举行报告会,一位在机关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志以长者的身份到会讲话,殷殷之情,溢于言表。他勉励大家要珍惜年轻这个优势,学习好,工作好,无愧于人,无愧于己。
听了这位长者的话,我那颗被艰难夯实了的心地又松动起来,像儿时一样,充满了新的希冀。
人往往有一个弱点:当拥有某种珍贵的东西时,常常忽视它的存在而不知珍惜,一旦失去了方备觉宝贵,痛悔万分。对此,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散文中写道:人们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大都是淡漠的,只有聋者最懂得听力的价值,只有盲人最能体味看见事物的乐趣。于是,海伦·凯勒想象如果能得到三天光明,自己将怎样珍惜眼睛去观看世界。她无疑是要告诫世人:不要只在失去某种东西时才感到它的宝贵,要在拥有它时就懂得珍惜。
同老同志相比,年轻是我们的一大优势。年轻,如春之草木,生机勃勃;如日之东升,前程似锦。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因此,珍惜自己的优势,就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有优势而不发挥,等于没有。“年轻”必须“有为”才能放射出光彩,“无为”的“年轻”不值得自豪。
革命老人吴玉章有句名言:“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我们要使自己的年龄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才能优势”,需要的正是这种态度。遗憾的是,有的年轻朋友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有的人追求生活享受,贪图舒适安逸。如此这般,“年轻”这个优势被白白丧失,到头来只能是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我们生活在一个创业的年代,一个需要千百万人为之艰苦奋斗、勇于献身的年代。朋友,趁年轻时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等有一天你不再年轻,暇时回顾走过来的人生道路时,你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