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营造“学校—社会—家庭”配套基地山东实验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有声有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3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营造“学校—社会—家庭”配套基地
山东实验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有声有色
本报讯记者贾建舟报道:山东省实验中学营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配套基地,针对学生的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为教书育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胡锦涛、李铁映、雷洁琼等领导同志来校视察时,充分肯定了该校教育教学的方向。
山东省实验中学把加强校园基地建设作为发挥校内教育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着重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努力在班级中创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二是发挥各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加强大校园文化建设。从教室到走廊,从走廊到操场,著名人物的画像和格言,无时不在激励着学生奋发向上。
如今社会上流传着一个“6<1”的公式,意思是说学生在校6天所受的正面教育,不如一天(星期日)在社会上所受的消极影响大。为此,山东省实验中学通过建立社会基地形成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思想阵地。多年来,学校把济南火车站、济南北园镇清河村、济南部队警卫营、武警部队济南分队、济南英雄山烈士陵园、省党史馆等单位确定为社会基地,建立了学生定期在基地接受教育的制度。
近几年来,山东省实验中学通过建立学校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小组的形式,争取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目前,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发展到28人。有的家长还担当起校外辅导员,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最近几年,这个学校学生的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学校成为山东省首批规范化学校,连续5年获全省文明单位的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