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包头治理污染变花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包头治理污染变花城
本报讯记者艾笑报道:包头市政府从加强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入手,严格遵循“卫生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注重解决群众关心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仅10余年,就把一个环境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城市,变成环境和生态质量俱佳的花城、树城。
包头因稀土矿储量占世界总量的76%而闻名于世。1978年以来,这个城市的爱国卫生工作就以有效的科学管理,不断取得日新月异的成就。全国爱卫办于1986年和1989年命名包头市为“全国最大的无鼠害城市”、“灭蟑螂先进城区”。1992年,包头又进入了全国卫生城市的行列。
包头市现已逐步形成“政府领导、爱卫会协调、部门参与、群众齐抓共管”的全市爱国卫生管理运行机制。这座不大的城市,已有垃圾卫生填埋场3座、垃圾转运站26座、垃圾清运车246台,垃圾日产日清、环境保洁率和垃圾无害处理率均为100%;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逐年增加,仅1992年以来的3年中又有1.07亿元投入环境治理。已完成的有废气、废水、废渣、噪声治理项目200多个,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4.9%、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5平方米,远远高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
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有效地改善了投资环境。现在,全市三资企业已发展到185家。外国专家纷纷把家属子女接来长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