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今年干部新流向:到西藏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6-29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今年干部新流向:到西藏去!
钟仁同
今年2月,中央组织部和人事部召开了为西藏选派干部工作会议,17个省(市)和中央、国家部委47个干部管理部门以及承担支持干部任务的干部、人事部门负责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首批承担选派干部任务的14个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29个部委,近期将选派1000名左右领导骨干和专业技术骨干去西藏工作,对口支援西藏的44个重点县和区直机关、业务部门。在这批选派进藏的干部中,县处级以下干部年龄一般在39岁以下,县处级以上干部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进藏干部将采取“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办法。
关于为西藏选派干部问题,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铁林、人事部副部长张柏林说,不少省市和部委的领导已表示,西藏需要什么干部,我们就派什么干部,由此已形成了援藏重要、援藏光荣的声势,形成了全国支援西藏、中央关心西藏的风气。两位副部长要求内地各级党组织从各方面关心爱护选派干部,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生活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西藏和平解放40多年来,从50年代知识分子支边,到现在国家制定鼓励内地干部、科技人员支援民族地区的政策措施,全国共派出干部11万人次支援西藏建设,这些干部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者,如蒋英、王玉山、孔繁森、龚巧明、田文等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孔繁森是山东人,两次进藏,在西藏工作10年多,按规定1993年10月到期,1994年初他又从拉萨调到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11月29日他带领阿里地区工作组在新疆塔城考察工作期间,不幸因公殉职。他怀着对藏族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建设西藏、繁荣西藏为己任,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促进民族团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篇章。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不仅在西藏家喻户晓,而且也传遍了齐鲁大地。
从内地选派干部进藏工作是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具体措施和重大步骤,其意义远远超出这次会议所限的范围。
民族地区成为培养干部的“大学校”。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生活和工作条件相对内地来说比较艰苦,经济发展落后,科技、教育、文化不发达。工作强度和难度大,而且大多数的工作是打基础,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很少。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下,能培育年青干部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事实上,民族地区已经造就出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由于民族地区地广人少,行业齐全,加上工作业务不细分,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干部大多“通百艺而业自精”。从西藏内调的干部中就有这样的同志,他们内调以后,普遍受到欢迎,得到提拔重用。他们在民族地区能做出成绩,在内地也毫不逊色。
通过选派干部“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办法,以“选派”促联系,以“选派”带培养当地干部,使这一形式与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也使内地援藏省市与西藏的有关地市建立稳定的联系。这是民族地区加强横向联系和交往的一个办法,它体现了民族地区“两个离不开”的方针,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往来,更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