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阅读
  • 0回复

日本经济亮黄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1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日本经济亮黄灯
于青
在平锅底徘徊
日本传媒报道经济状况,常用些通俗形象的说法。前两年常说“低空飞行”,今年多用“原地踏步”。7月以来,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和日本银行总裁谈到日本经济现状时,也都使用了“踏步”一词。
伴随泡沫经济崩溃的“平成萧条”始于1991年5月。这为日后发表的统计数字所印证。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2年度为0.3%,1993年度为—0.2%。去年11月官方作出判断:1993年10月为“平成萧条”的谷底。言外之意,此后进入复苏。但是,从今年6月发表的统计数字得知:1994年度经济增长率为0.6%;今年1至3月经济增长率按年率换算仅为0.3%。尽管曾预计到,此次经济复苏不同于以往的“V”字型,但连续3年“零增长”,还是有经济增长率统计以来第一回,如此长期处于“平锅底爬行”状态,人们始料不及。持悲观论者认为,经济还没有摆脱“平成萧条”的阴影;持乐观论者认为,经济毕竟进入复苏,是缓慢的复苏。
  消费不旺的隐忧
以往经济复苏大多靠产品出口和企业设备投资带动。如今受日元升值影响,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增长无望;企业加速向海外投资,国内企业设备投资到今年初为止,已连续4年负增长。原指望占国民生产总值一半还多的个人消费推动复苏,但是,日本全国百货店销售额已连续40个月低于上一年度同期水平,实际家庭消费支出连续3年负增长,个人消费也难负带动经济复苏的重任。消费不旺的原因不在物价而在收入。由于经济大气候不景气,企业被迫调整经营,主要措施是控制提薪和削减雇员。日本劳资双方每年为提薪进行“春斗”,今年工薪增长率是2.8%,为战后最低水平;今年4月失业率达到3.2%,为战后最高纪录。除经济因素外,加上阪神大地震、沙林毒气事件等社会因素,使人们消费倾向减弱、储蓄倾向增强。物价下降也令人不安,联系到今年以来工矿企业生产增长迟缓,出现了物价下降、消费不旺、生产萎缩和失业增加结伴而来的迹象。
  亟待医治的顽症
战后日本经济,一向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近来却力不从心、步履蹒跚,显然是重病缠身。其中一种顽症是金融系统的坏帐,日本称为不良债权。
长期以来,日本人迷信“土地神话”,即不论景气如何,土地价格总是看涨。泡沫经济膨胀时期,借贷巨资从事土地投机的企业和个人不计其数。但泡沫经济崩溃,地价暴跌,不动产业投资得不偿失,借贷者无力还贷,形成金融系统的巨额坏帐。据估计,坏帐有40万亿之多。
坏帐不但影响金融系统,而且牵动日本经济整体。一是金融系统对放款谨小慎微,成为牵制企业设备投资的因素;二是导致股市上银行股下跌,并且银行拥有的企业股票也随之下跌,坏帐问题成为股市低迷的一个成因;三是金融系统经营不善表面化,储户对金融系统的健全性、稳定性产生疑问,对金融系统的信任危机成为人们对经济前景不敢乐观的因素。可见,医治坏帐这个顽症是日本经济恢复活力的关键。
  担心又滑进隧道
日本经济复苏乏力,除金融系统坏帐问题的制约外,还有一些宏观经济原因。首先是经济成熟化的制约。战后日本经济的目标是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现在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经济发展经过高速增长、中速增长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国内需求不足,潜在生产力下降;其次是自身经济体制的制约。战后50年一贯制的追赶型模式,过去有效率的作法,现在负面效果(日本称为“制度疲劳”)日益明显,如准入限制、价格限制、行政指导和排他性商业习惯等。
关于日本经济如何摆脱困境,有许多共识,归纳起来是:短期对策,通过政府资金和税率调节等措施,尽快解决金融系统坏帐问题;通过追加公共投资和金融手段,扩大内需;中长期对策,放宽限制,改革经济体制,调整经济结构,开拓新产业等。
日本人还常把经济衰退比作在隧道中行走。眼下人们最担心的是,如果景气对策的节奏和力度掌握失当,穿过长长的隧道、刚看见光亮的日本经济,又会滑进一条隧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