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阅读
  • 0回复

思维方式变革和企业转机发展——关于国有企业加快进入市场经济轨道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8-01
第9版(理论)
专栏:

  思维方式变革和企业转机发展
——关于国有企业加快进入市场经济轨道的思考
顾金池
辽宁省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深化改革,使国有企业快速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具有特殊的艰巨性。这不仅是由于企业历史包袱沉重,改变物质条件的难度大,而且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间较长,对人们的影响较深,思想包袱也很沉重。人们头脑中原有的国有企业观念是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经济轨道的一大障碍。国有企业要快速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必须在思维方式上有一个根本转变,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国有企业观念。
一是国有企业是当然生存还是在竞争中生存?“当然生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观念,而“竞争生存”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应有的国有企业观念。有些同志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既然是国家所有的企业,国家就得管生存,就有当然生存的权利。这是产生依赖思想、自立意识不强和“等、靠、要”心理的思想基础。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它根本否定任何企业的“当然”生存权。而只承认竞争生存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少数国家垄断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外,大多数企业能否生存,不取决于这个企业的出身历史,而只取决于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国有企业作为有自主权的法人经济实体,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法人的身份参与平等竞争,用自己的产品去开拓市场、占领市场,通过市场实现企业的价值和利益。有的同志形象地说,国有企业必须到市场上去重新领取一张“准生证”。我们所有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党委书记和职工群众必须增强这一自立自强的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牢固树立靠市场竞争来求生存和发展的崭新观念。
二是国有企业是否只与计划经济相联系,而与市场经济就无法结合?以为国有企业只与计划经济有必然联系,而与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观念,是一种陈旧的国有企业观念,它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留恋计划经济体制,而对市场经济体制产生一种隔膜感。有这种隔膜感,就会对市场经济产生排斥心理,从思想深处疏远市场。有的同志由疏远而惧怕市场经济,这是一种弱者心理,有这种心理就很难有搏击市场的强者姿态。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总是打被动的“遭遇战”,而不是打积极的“进攻战”。有这种心理的同志往往把企业面临的困难归咎于市场,愿过计划经济的安稳日子,不愿受市场竞争的“煎熬”。这些同志没有认识到,只有竞争,国有企业才会更有活力,才会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丢掉靠计划经济过安稳日子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时时刻刻动脑筋、想办法,谋求国有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要看到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既是一种生存的压力,更是一种发展的动力。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获得了充分的自主权利,可以放开被束缚的手脚,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利益。目前,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老企业进入市场,虽然尚有历史上形成的一些困难,但也具有许多其他所有制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从总体上说,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而国有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只要我们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科学管理,使其适应市场,就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国有企业是按市场需求去想问题办事情,还是按行政指令或条条框框想问题办事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决策到组织实施,都要严格按国家计划行事,这种运行方式养成了人们“服从”型的思维习惯,而与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自主”型思维方式不相适应,缺乏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由于计划经济长期的影响,企业不善于从实际出发决定发展经营战略,不善于以市场为导向,及时捕捉机遇,机动灵活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从思维规律上说,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求异性思维能力。在某种意义说,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商品个性化的经济,经营战略越是有独到之处,产品越是具有个性,适应市场的能力也就越强。我们应该从过去习惯于趋众求同的思维方式中摆脱出来,善于从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市场需求中寻找自身的立足点。用自己独特的产品去开拓市场,引导市场,才能从消极被动地应付市场转到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
四是国有企业同其它经济成份的企业,是平等竞争,取长补短,还是老大自居,故步自封?国有企业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经济的骨干力量,作用大,贡献大,这是毫无疑问的。也因为这样,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被看作国家的“骄子”、“长子”,处于一统天下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份迅速成长起来了。它们中有的如城乡集体经济本身就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则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它们的迅速成长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带来了巨大活力。但从市场竞争的角度上说,它们又都是国有企业回避不了的对手,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挑战。有些同志自觉不自觉地放不下国有企业“老大”的架子,认为国有企业与他们平等竞争是“掉价”,心理不平衡,存在“失落感”。我们应该懂得,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是不讲出身、成份的,谁能占领市场,谁就是强者。国有企业与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要在竞争中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我们既要通过增强自身竞争力来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又要学习其他经济成份企业的好的经营管理经验,并同这些企业进行必要的分工和联合,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上述问题说明,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在观念更新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大有潜力可挖,解放思想的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只有放下思想包袱,我们才能开动机器,轻装前进。国有企业全面地适应市场,最终有待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现代企业制度不是从空地上建立起来的,而是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去建立,我们今天许多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正是体现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从思想观念上来一番深刻的改变,理清企业的发展思路,加快走向市场的步伐。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是总的要求。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面临的实际问题不同,要在总要求下,找准自己的个性题目。从辽宁省来看,国有企业的状态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产品有销路,效益好,比较有活力的企业。这些企业要在研究如何发展拳头产品,创名牌,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占领更多的市场,特别是在占领国际市场上下功夫。二类是产品不完全适应市场,效益不太好,比较一般的企业。这些企业要在研究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如何深化改革上下功夫。三类是严重亏损和资不抵债的企业。这类企业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使企业从困境中摆脱出来的。第二种是找不出好的办法,只能走破产道路的。这就要发动群众认真分析企业面临的问题,群策群力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必须破产的企业,要面对现实,正确认识企业破产问题,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积极想办法稳妥解决各种善后问题,包括资产债务处理,人员转移,等等。
面对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我们身上的担子是很重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维方式,有一个根本的思想基础,这就是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不会进市场,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想不想使企业振兴,肯不肯为了企业振兴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甚至作出必要的牺牲,这是价值观的问题。只有很好地解决了价值观问题,解放思想才能有正确的导向和无穷的动力,才能真正解决好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的厂长、党委书记,是企业的领导者,但首先是共产党员,要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向锦州钢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徐才善同志及其他优秀企业家学习,把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统一起来。积极进市场的动力,来源于我们对企业的高度负责精神,来源于我们对企业广大干部群众利益的高度负责精神,来源于我们对改革发展大业的高度负责的精神,来源于我们对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有了这种高度负责精神,再加上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紧紧地依靠广大职工群众,我们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为推动企业加快进入市场经济轨道,为辽宁“第二次创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