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话说美企业兼并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07
第7版(国际)
专栏:大千絮语

  话说美企业兼并风
刘爱成
入夏以来,有两种风暴席卷美国。一是大洋上的飓风不时登陆;另一种是美国企业的兼并风潮。而后者比前者来得更为凶猛,且有方兴未艾的势头。
首先是涉及面广。从电脑、电视、娱乐界到银行、制药、造纸业,从电力公司到铁路运输,企业兼并合并事件之多令人眼花缭乱。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美企业用于相互兼并的资金费用达到2700亿美元。而目前许多企业的兼并仍在洽谈、酝酿之中。其次是争先恐后,一窝蜂。其速度之快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有人形容,出去喝杯咖啡回来,公司已经改名换姓。三是一大再大,竞相称雄。今天你是全国第一,明天我绝不再排名第二。如8月初迪斯尼公司兼并美国广播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传媒娱乐企业。目前时代沃纳公司正与特纳广播公司谈得火热,准备购买兼并,更胜前者一筹。
据说这种兼并风80年代也曾风靡美国,但与目前相比,不仅在规模上相形见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那时的企业兼并主要出于财经方面的考虑和为了增加收入,如今的兼并更多的则是为了利用现代科技,改变经营方式,提高竞争能力。综观已经兼并的公司,其特点和目标非常明显:一是在兼并合并后,调整结构,裁减职员,“减肥”节支。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开发利用最新科技。如最近化学银行与大通银行合并成为美国最大银行后,当即宣布关闭100家分行,裁减16%的职员,与“微软”等电脑公司合作,逐步用电脑代替人工。二是相互利用,走向“托拉斯”。比如迪斯尼公司与美国广播公司合并后,它所制作的电影、卡通及电视节目就可由美国广播公司的电视网播放,美国广播公司也省得购买别人制作的节目。从而自成一体,达到垄断、竞争之目的。三是面向国外,争夺市场。目前不少美国公司在国内可能是最大的,但与世界同行相比,则犹如小巫见大巫。如化学银行与大通银行合并成美国最大银行,但在世界银行之林中,按资产仅排第21位。现在这些公司认为,随着通信技术和运输的现代化,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资金、技术和产品的流通越来越快。只有自己的阵容、资金、技术和产品赶上和超过外国公司,才有可能在世界上进行竞争。不少公司合并就是为了争夺国外市场。如生产生活用纸的金伯利—克拉克公司以70亿美元收购兼并了斯科特造纸公司,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活用纸制造商,而最主要原因是斯科特产品在欧洲有相当大的市场,兼并后可以继续开拓。
当然,目前这股兼并风最主要还是因为美国国内政治气候的允许。过去美国采取反托拉斯政策,许多法律不允许跨州或跨行业兼并和垄断。但一贯主张减少政府对企业干预的共和党控制国会后,许多法律正在被修正和改变,兼并障碍在逐步取消,这对那些野心勃勃、万事俱备的大公司来说显然是久候的“东风”。
因此,从目前的阵势和潜力来看,这股兼并浪潮将会越来越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