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一次成功的会议——英中文化中心主任麦克贝恩女士谈北京NGO论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9-14
第7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一次成功的会议
——英中文化中心主任麦克贝恩女士谈北京NGO论坛
本报记者李文政
记者:请您谈谈参加在中国举行的NGO妇女论坛的感想。
麦克贝恩:这次大会是成功的,激动人心的。出席这样的大会,我本人还是第一次。人们有机会与世界各国的妇女交谈、参加各种讨论会,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探求解决的办法,这对整个妇女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地说,它让各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世界各国妇女所关心的问题、了解她们的愿望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这次会议对中国妇女同样重要。她们与那么多来自各国的妇女接触,了解了世界妇女,结交了朋友;世界各国妇女也了解了中国妇女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中国方面为这次会议作了长期准备,参加会议的中国妇女,态度热情,十分友好。绝大多数与会者在北京度过了愉快而又有意义的时光。中国第一次举办这样大规模的国际妇女大会,难免缺乏经验,但他们学到很多,如今后再举行类似会议,会更为成功。
记者:通过参加这次妇女论坛,您认为发展中国家妇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麦克贝恩: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包括非洲、印度的妇女,在世界妇女运动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她们大都来自基层,对妇女的问题有最直接的感受。“贫穷”是发展中国家妇女面临的最大问题。另外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使她们在政治上难有参加决策的机会。不少发展中国家负债沉重,迫使有关政府不得不压缩开支,而最先减少经费的往往是教育和卫生保健部门,这对妇女的发展和健康都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解决“贫穷”问题应该是当务之急。
记者:西方传媒对本次会议很少有积极报道,您从北京刚回来,您的感觉如何?
麦克贝恩:西方新闻界把注意力转向了中国国内问题和中美关系,转移了大会该注意的中心问题,分散了与会代表的注意力,这对NGO论坛是不利的。这说明他们对世界妇女问题缺乏兴趣,或者缺乏解决妇女问题的信心。
(本报伦敦9月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