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阅读
  • 0回复

工地上过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01-01
第4版(要闻)
专栏:

  工地上过年
本报记者武培真董伟
太阳已经西沉,还有几个小时就要迎来新的一年。在哈尔滨以北40公里处的呼兰河畔,两万兴修水利大军在数百面红旗的辉映下,构成一幅壮丽的战天斗地的画面。
呼兰县被称为黑龙江的乌克兰,是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但由于地势低洼,形成5个大涝区,每年损失5000多万公斤粮食。今年虽产粮8亿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但涝区15万亩绝产,令全县上下寝食不安。冬修水利,成为习惯“猫冬”的呼兰人的迫切要求。
在第三排水平渠,记者见到眉毛上挂着霜的县水利局长杨树森,他说,这次修水利全部土方量达到58万立方米,改善除涝面积20万亩,可抗50年一遇涝灾,年增产粮食5000万公斤。
工地上,每隔不远处就插着一面“××民兵连”的红旗,整个工程由21个民兵营、310个民兵连分段承包。整个涝区有3个乡,可赶来支援的却有18个乡。县武装部科长徐敏说:“这次是团结治水。”
这时,远处传来阵阵喧闹,原来,是县里离退休老同志和受益村的百姓来慰问水利大军。一时间,工地上摆满了肉食、白酒、点心等慰问品。不知谁又放起了鞭炮,年味一下更浓了。声声炮竹驱散岁末的寒冷,正在迎来新的一年。高兴得群众纷纷说:“我们就在这里过年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