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阅读
  • 0回复

与时代同步 与人民同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5-12-01
第10版(专页)
专栏:

  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
宋国锋
话剧《鸣岐书记》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这一信息传来,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来到鸣岐书记墓地。望着鸣岐书记墓碑,该说点什么呢?思来想去,其实只有一句话,这荣誉当归于您!
一年前7月14日,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张鸣岐同志在锦州抗洪前线以身殉职。当噩耗传出,锦州大地山河呜咽,苍天哭泣,万民空巷,长街挥泪,那场面即使铁石也为之震颤,为之动容。
一年过去了,泪水似已拭干,心绪亦或平慰,然而鸣岐的牺牲带给人民的思索却日益深刻,对鸣岐人格的敬仰越发由衷,对鸣歧精神呼唤更加强烈。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他永远活在人民群众的心里。
去年8月份,鸣岐同志的事迹披露报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我们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党政班子清醒地意识到,当前共产党的形象太需要张鸣岐这样的干部,老百姓盼望的正是张鸣岐这样的公仆。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我们毫不犹豫地下定决心把鸣岐形象搬上话剧舞台,搞出一部像样的戏以告慰鸣岐,奉献社会。
众所周知,真人真事的戏难写、难排、难演,弄得不好难看。我们是实实在在地为自己出了一道难题。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使我们畏缩。两位年轻的剧作家海葳、宝群怀着极大的政治热情几进锦州城走访群众,搜集素材。当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的第一稿剧本在剧院艺委会宣读后得到了一致肯定。著名导演丁尼同志已离职休养,看了剧本后,放弃了手中给其他院团待排的剧目,欣然挑起了这部戏的导演重担。剧院动员集中了一大批优秀演职员投入了话剧《鸣岐书记》的排演工作。那段时间里挂在排练走廊里的一条标语是:“用鸣岐书记精神,排鸣岐话剧”。这句话集中表述了全剧组乃至全院人员的共同心声。不是吗?酷热的天气,大汗淋漓,没有分文补贴,拿着60%的工资,没有一句怨言,不图任何名利,只有苦苦的拚搏、默默奉献……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此剧首场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发自观众心底的不息的掌声,使我们这个创作群体的每一个人获得了最大的心理满足。此剧首演至今已逾百场,上至中南海,下至乡镇,干部群众,专家同行,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为院长,我为辽宁人艺能排演这样一部既有社会影响又有经济效益的戏感到欣慰。作为演员我为自己能有机会在舞台上塑造张鸣岐的形象感到幸运。100余场的演出,我的心绪总是处在一种激动亢奋之中,这种难以自制的激情来自我与广大观众心和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来自于观众席上反馈来的叹息、抽泣、欢笑、掌声……然而我心里明白,这掌声,这鲜花,这拥抱,这赞誉,全是出自他们对鸣岐的由衷敬仰,对鸣岐的真诚爱戴。
有人问辽艺三年搞了三部戏,一个文华奖《爱洒人间》,两个“五个一”《那一年在夏天》、《鸣岐书记》,你们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我想这其中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正像李默然同志所归结的“离不开辽艺40年几代人始终遵循的一个原则,那就是紧紧地与时代同步,实实地与人民同心。”
作者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